講壇現場
【亞洲文旅網訊】2018年12月17日下午,由成都市文聯主辦,成都市攝影藝術家協會承辦的“天府影像”講壇第三講開講。本次講座特邀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新華社領銜編輯陳小波與第十二届金像獎獲得者金平擔任主講嘉賓。四川省、成都市文聯領導和成都市22個區市縣攝協會員和攝影愛好者們約400餘人參加了活動。
聚精會神聽講的觀眾
在講壇開始前,成都市文聯向第十二届中國攝影金像獎(藝術攝影類)得主金平頒發了獎金。
成都市文聯向金平頒發獎金
隨後,金像獎得主金平與現場觀衆分享了他的創作心得。金平認為,攝影的本心,源于“境”,而非景。他簡明扼要地爲觀衆講解了他所理解的“影像的三維”——像由心生,以舊喚新和讓影像回家。其間,爲了便于理解,金平與聽衆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多年來行走于各地拍攝的所見所聞與心路歷程。最後他强調,影像的意義不是單純的複製,而是對人性的探索。
第十二届中國攝影金像獎(藝術攝影類)得主金平
講壇的後半部分,陳小波以《圖像證史——影響見證40年大展》爲例,向現場聽衆闡述了圖片的甄選過程和她一直以來堅持的三個創作標準,即“寫滿歷史痕迹”、“詩性”和“情感力量”。陳小波生動地講述了一張張圖片背後的故事,還提出了“用情感之心、悲憫之心,多一些歷史常識,拍身邊最熟悉的生活,記錄身邊的巨變”的創作思路。一張張的黑白老照片通過陳小波繪聲繪色的講解,使聽衆逐漸瞭解影像的力量,仿佛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也更能理解現在生活的珍貴。
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陳小波正在講述影像的力量
攝影能够讓我們從不同角度去看世界,可以爲我們留下許多美好和感動,每一次快門的按動都能讓瞬間成爲永恒。本次講座爲廣大攝影愛好者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對促進攝影文化發展,提高四川攝影家們自身能力等方面無疑發揮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