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兩岸合編語文教材台灣發佈

来源:中國新聞網    发布时间:2018-12-07

中新社臺北12月6日電(記者劉舒淩張曉曦)“你們覺得,周瑜是一個怎樣的男子?”“他會妒忌。他才華橫溢,足智多謀。”“那你們認為,為什麼史書《三國志》中氣量非常大的英雄,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被‘抹黑’得面目全非?”

6日下午,臺北市達人女子中學體育館內,來自海峽對岸的福州四中桔園洲中學一級教師衷穎正在講授《孔明借箭》,應答熱絡的是這所女中的同學們。主席臺下,還有多位來自臺北各所中學的語文老師,饒有興致地參與這場比較閱讀教學觀摩。

兩節各50分鐘的課程,衷穎與隨後登臺講授《虯髯客傳》的達人女中王馨雲老師,講課內容都出自福建師範大學與臺灣中華文化教育學會合編的《國文》第四冊。精彩的《三國演義》篇章、唐傳奇,搭配以名家闡釋,由兩地優秀教師傳授,教與學的過程愉快而流暢。

5日起,伴隨著先後於桃園、臺北、高雄三所中學舉辦的兩岸合編教材現場教學觀摩與教學研討會,兩岸團隊合編的高中語文教材《國文》第四冊在臺灣正式發布。這一合作項目中,第一、二冊已經由臺北、高雄多所中學選用、試用。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語文老師易理玉6日也來到達人女中觀摩。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臺灣新課綱將要實施,文言文推薦選文從40篇減至15篇;但中華文化淵源深厚,很多語文老師為學生今後語文能力感到焦慮,需要用其他方法去補充學習。

易理玉認為,這套兩岸合編教材已經受到歡迎,一方面是它保有不同視野,例如現當代文學部分既有大陸舒婷《致橡樹》,也有臺灣詩人莫那能的詩作,兩岸文學風味保持了平衡。另一方面,其中納入的精選名篇保留住古典文化的美感,尤其是,老師們好喜歡福建師範大學孫紹振教授所作的“主編解讀”。

據介紹,兩岸語文教學有同也有異。其中,大陸教材及教學相對更重視文本解讀,臺灣相對偏重運用孟子的“知人論世”鑒賞作品,以資料豐富和教學設計見長。

此次率大陸編寫團隊來臺交流,福建師範大學副校長鄭家建介紹,2014年開始編寫的這套教材,結合了兩岸傳統語文教材的特點,重視傳統名篇選文所占比例,在闡述方面則有新的思考,期待兩岸教師、學者一起來弘揚中華文化,體會其深刻內涵。

編寫過程中,合作團隊已在兩岸各地開展了四場教學觀摩交流會。目前,雙方正繼續編寫尚未完成的第五、六冊,也將向海內外進行更多推廣、展示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原標題: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新成果在臺灣發布)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