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黑科技彙聚 高度國際化

来源:大公報    发布时间:2018-04-26

  大公網4月24日訊 (記者 黃冬、李兵 )23日下午,由香港中聯辦組織的港媒訪川團首站來到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採訪,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經濟日報、明報等18家港媒、29名記者入川展開聯合採訪。 


  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由香港賽馬會捐資2億元(人民幣,下同)援建,是全球唯一多學科、國際化、高水準防災減災與災後重建新型學院。學院聘請聯合國減災署總幹事瑪格麗塔為榮譽教授,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卡隆基為學院院長,積極發揮川大、理工大學科資源優勢,組成了災害科學與醫學、安全科學與減災、災害與應用社會科學三個系。 


  “哇,哇哇!”記者一行走進災害護理實驗室,一陣嬰兒的啼哭聲傳來,只見工作人員正在操作一款“無線類比嬰兒”系統。“它能講話、會啼哭、有心跳,還能模仿發熱出汗等。” 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教授李浩介紹,SimBaby具有逼真的解剖學構造和臨床功能,能為學員提供真實的訓練場景。 


301.jpg

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教授李浩介紹“無線類比嬰兒”系統。(記者 李兵 攝)


  走進災害資訊資源中心,只見若干塊顯示幕正在同步播放防災監測資訊和資料,幾位元研究正在操作VR/AR培訓系統。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副院長第寶鋒介紹,該院投資6000余萬元建起了義肢矩形、物理治療、作業治療、災害護理四個實驗和災害資訊資源中心,引入了一大批黑科技。 


  “香港理工大在災害醫學、災害工程等學科領域具有突出優勢,雙方進行了親密合作。”卡隆基介紹,2013年以來,該學院共培養了200多名本科生、60多名研究生,為中國和世界培養了一批防災減災、重大災害危機處理的專門人才。 


302.jpg

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副院長第寶鋒介紹防災監測資訊雲平臺建設情況。(記者 李兵 攝)


  打造全球首支TYPE Ⅲ醫療隊 


  在學院一塊空地上,記者見到了一排排有“中國衛生”標識的帳篷,門崗、分診、X光、超聲波、手術室……儼然一座可以移動的醫院。“X光機、超聲設備、手術臺等都可以拆卸、折疊裝箱,在最短的時間內運往災區。”聯絡官胡海介紹,這是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等正在籌建的國際應急醫療隊(中國·四川)。 


303.jpg

國際應急醫療隊(中國·四川)帳篷醫院。(記者 李兵 攝)


  國際應急醫療隊由世界衛生組織宣導設立,分為TYPEⅠ、TYPE Ⅱ、TYPE Ⅲ三個等級,國內有上海、廣東兩支國際應急醫療隊。“目前,全球唯一一支TYPE Ⅲ國際應急醫療隊在以色列,隸屬于該國軍方。”胡海說,國際應急醫療隊(中國·四川)按TYPE Ⅲ標準建設,經世界衛生組織認證通過後,將成為全球首支民間TYPE Ⅲ國際應急醫療隊。該項目國家投資了2000余萬元,從37支國家應急醫療隊中篩選出160名精英作為隊員,能提供門診100個、住院40個的應急醫療服務。 


  今年3月26日至28日,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組入川進行了第二次評估。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處Chin-Kei Lee表示,國際應急醫療隊(中國·四川)在短時間內組建並初顯規模,充分體現了這支應急醫療隊的工作效率和執行力,有能力獲准申報並接受WHO組織的最終評估認證。 


304.jpg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記者鄧泳秋現場提問。(記者 李兵 攝)


  據悉,今年5月,WHO組織將再次入川,對國際應急醫療隊(中國·四川)進行最終的評估認證。


紫荊1997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