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華人流散文化影像展亮相深圳 400幅影像 述說華人百年風雨

来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发布时间:2020-01-21

1454e080118f42408f60b3f2d027ec64_sm.jpg

近日,一部展現海外華人曆史長卷的影像展“移民——劉博智華人流散文化影像展”在深圳越眾曆史影像館開幕。本次展覽曆時兩年打磨,全面梳理了華人攝影家劉博智 50 年來的影像成果。展覽精選的400餘幅作品,既折射一部篳路藍縷的移民史,也寫就一首華人離愁的散文詩。

定格曆史瞬間

進入展館,猶如親曆華人百年曆史風雨。

在特意調暗的氛圍中,上百張大尺幅人物攝影作品放著柔光陳列在兩側,平靜地注視著觀展的人們。展覽從一組手執華人先輩照片的古巴人像作品開場,逐漸引出藝術家劉博智自身的“移民家庭”故事。在一組組異鄉華人的影像中,劉博智表達了對華人文化身份的探索,發出“人為何要離鄉”的追問。

關於古巴人像,劉博智請他們和自己華人祖先的相片合影,然後用鏡頭記錄下他們的懷想瞬間。夫妻、祖孫、兄弟、母女、父女……在統一的主題下表現出曆經滄桑但血脈相連的傳承。

“劉博智鏡頭下的人像有一種從容平視的感覺,不過分修飾,也沒有陌生感。我在了解背後的故事和曆史後,再回到作品上,仍有當初看一眼就不能忘懷的感覺。”影展的策展人,越眾曆史影像館館長黃麗平這樣說。

轉入二樓,就進入海外移民人文故事的章節。“金山夢”、“古巴華工”、“東南亞華裔”,一組組影像故事勾勒出北美、南美、東南亞三地宏大又具體而微的華人生存畫卷。

為了找尋華人足跡,劉博智走訪了公社、工會、宗親會、洪門等社會組織,拍攝戲院、報社、藥店和各式中西合璧的神龕。他鏡頭下的一切,都是關於華人顛沛流離的命運與落地生根的生命力。

劉博智之所以不斷追尋海外華人的足跡,與他的個人經曆分不開。劉博智祖籍廣東,生於香港,青年時期的求學和工作都在北美。身份認同和成長環境,是他的天然驅動力。

劉博智既是這部流散史的記錄人,也是流散史的一部分。他以快門為雙眼,用鏡頭訴說這段少有人關注的微觀華人生活史。

u=2318604104,424709839&fm=11&gp=0.jpg

折射移民曆史

劉博智的鏡頭框定的對象,多是清朝中後期大移民曆史背景中的華工後代。他們的故事拼湊出了一幅海外華人生活圖景。如果和波瀾壯闊的中國現代史結合起來,他們就是海洋裏的每一滴水,這些鏡頭組合起來折射出早期移民及其後裔的生存圖景

“19世紀以後,北美‘淘金熱’、南美種植園發展提供了許多工作機會,大量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的人們出洋謀生。”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副院長陳奕平教授說,“但是他們過去以後,發現現實很殘酷。”

影像展上,一組古巴華人公墓“尋骨”故事從側面反映了19世紀華人移民的海外境遇。劉博智受托尋找古巴華僑的遺骨時,在古巴華人公墓拍攝到了震撼人心的場景:大量20世紀50年代後去世的華人遺骨,被一袋一袋層層疊疊堆在狹小的屋子裏,其中還夾雜著洋娃娃、塑膠花和破十字架。

洗衣坊、中餐廳、雜貨店是早期海外華人移民從事的主要行業。劉博智拍攝的洗衣店人像中,工人們或平靜,或微笑地看著鏡頭。“洗衣工一般每周工作7天,每天16個小時。他們希望能存到錢,下一步計劃做小生意,接濟一下親戚和老鄉,也要為以後孩子上大學做准備,有些可能還要還賭債。他們一心奔著目標勞碌,有時候站在熨鬥前就猝死了,身上還穿著圍裙。”圖片介紹中這樣說。

通過這些影像以及采訪到的個人故事,可窺見華人的精神信仰和樸實的價值觀。劉博智用影像把這些早期華人從曆史的邊緣拉進來,讓一個大家不甚了解的群體進入公眾的視野,使人們重新正視他們的華人身份以及他們對家鄉和祖國做過的貢獻。

“他鄉”回歸“原鄉”

“在他們身上看到的並不只是窮苦與掙紮,更有頑強、樂觀,甚至有生機勃勃的文化之花,以及在當地的文化傳承。”黃麗平說。

華人到海外,也帶去了中國文化和中國影響。

一張古巴粵劇花旦的照片訴說了這樣一段曆史:這位異國花旦名叫何秋蘭,她的繼父方標是一名來古巴尋找粵劇夢想的華人。據介紹,方標在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創立了古巴四大粵劇團之一的國光粵劇團。何秋蘭也自小接受專業訓練,十多歲就成為劇團的正印花旦。

“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古巴經濟的鼎盛時期,劇團經常在當地二三線城鎮巡回演出”。照片的解說中這樣寫道,“對於當時龐大的古巴華人群體來說,粵劇是最高娛樂,是解鄉愁的靈藥。”

龐大的海外華人群體,離開了自己的故土,但是他們在物質、精神、性格,以及生活習慣、社會組織形式上,在他鄉建構著自己的“中國”。

“海外的華人群體,總是在采用各種方式,傳承和傳播中華文化。”陳奕平說,“譬如世界各國的華人社團,每逢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就會組織相關活動,慶祝之餘也傳播了中華傳統文化;又如華文學校,不僅讓中華文化傳承下去,從學校走出的學生也在不斷壯大傳承中華文化的力量;還有海外一千餘家華文媒體,也在不斷傳遞當代中國的聲音,增強海外華人向心力和凝聚力。”

為何要在“他鄉”回歸“原鄉”?對於這個問題,陳奕平說:“海外的華人群體,始終要面臨在多元文化中的身份認同問題。一個族群如果失去了文化的傳承,也就難以找尋身份認同感,也就失去了‘根’”。

“這些傳承、傳播中華文化的過程既是自我身份的‘尋根’過程,也是對家國文化的認同過程。海外華人的親近和認同,促使他們在他鄉再次重新挖掘、傳承、傳播中華文化,擴大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影響力。”陳奕平說。


紫荊1997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