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書法回歸經典與守正創新的意義

来源:海外網    发布时间:2020-01-06

在當今學術界有一位富有獨特造詣的學者,在文藝本體論與文藝美學研究、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研究、文化研究與西方思潮研究,發現東方與中國文化輸出等方面,深入致思,獨成己見。他的許多著述思維跨度很大,兼有充分的思想深度。他提出的許多學術問題,例如文藝研究中的本體論意義,現代性與當代文化價值建設,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的國際跨文化對話,發現東方與書法文化輸出,21世紀文化創新與中國形象重建等,都是當代學術的前沿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和他闡發的見解,在當代中國學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位學者就是北大中文系博導、北大書法所所長王嶽川教授。

在進行學術思考和研究對話中,王嶽川教授在書法理論和書法創作領域也傾注了大量精力,並為當代中國文化書法的倡導者和書法文化發展的推進者。著有《書法藝術美學》、《書法文化精神》、《書法身份》、《簡明書法史》、《簡明書論史》,主編了洋洋二百五十萬言的《中國書法文化大觀》、《中外名家書法講演錄》(上下卷),他在文化與書法的研究中的文化推進和意義創新,值得申說。

王嶽川教授十幾年前提出了“文化書法”,是全球化時代致力於東方書法的世界化。在當代書法的文化定位這個書法發展的基本問題上,王嶽川教授強調書法的原創性和尋找國際審美共識,堅持認為中國書法需要具備一種大氣象和國際眼光。在他看來,21世紀中國書法藝術的價值取向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只有真正的原創型書法家才能成為這個時代的書法大家。當代中國書法最大的課題在於尋找一種國際性的“審美共識”——把結構張力、筆墨情趣以及幅式變化這些語言從本民族傳統的審美空間擴散到更大的現代文化空間中去,形成一種國際性書法審美形式通感或基本共識。這就要求我們要借鑒西方一些現代藝術的形式通約,融入我們的本土文化內容,使之充實而具備現代形式美感。王嶽川指出,從本土主義出發後,應該提出世界主義的書法。就是說書法不僅僅是東方化的審美需要,也是整個人類的審美需要。

王嶽川從小習字不輟,遍臨名帖。上大學期間曾經獲得四川省大學生書法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書法優秀獎,國家教委書法比賽一等獎等。在執教北京大學期間,長期從事書法創作和書法教學工作,以思集識,以識帶筆,形成了他學者型的書風。

王嶽川教授早年專攻顏楷,用筆取勢筋骨厚重,追求恢宏磅礴的大美。其後轉向二王行草,用筆行中帶草,方圓並施,又補之以學術渾厚之氣,不激不厲,頗富文人韻意。再後取蘇之酣暢意態和米之風檣陣馬,結體穩中富險而興隨筆劃,章法錯落起伏而又真率自然。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他全力攻草,潛心“二王”和王鐸,融入自家性格,使得書法既有文人情懷的溫潤,又有專家煉達的風骨,很有文人書法的特征。

王嶽川教授強調北大書法教學理念:“走近經典、走進魏晉、守正創新、正大氣象”,要求書法的中和品格、創新意識、生命體驗、高妙境界等的緊密關聯,對中國書法的國際形象和精神生態平衡價值是有重要啟發意義的。這種將書法納入國際文化發展大語境中加以思考的思路,值得書法界認真思考,從而使中國書法在不斷創新的精神意識中,成為人類審美的重要文化方式。

中國文化進入了文化創新與文化自信的新時代。如果書法家有意識地吸收傳統並可持續地攻克當代書法新高度,盡量減少平時低水平應景之作,定會激發生命巨能並創造出自己的代表性作品。


紫荊1997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