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美媒:"模仿中國"時代來臨 是時候到中國找靈感了

来源:大公網    发布时间:2018-06-15

1529031327408460.jpg

資料圖:幾輛摩拜單車停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街頭。/新華社記者殷博古攝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6月13日刊登題爲《初創企業“被中國模仿”的策略結束,“模仿中國”已經開始》的報道稱,風險投資人對于“被某國模仿”的模式都很熟悉。運行模式是這樣的:找到在美國展現出强勁勢頭的商業模式或趨向,然後投資中國類似公司。這種投資的例子包括“中國的Gilt網站”唯品會,以及“中國的克雷格分類廣告網站”58同城。其他知名的例子包括“中國的Groupon團購網和Yelp”美團點評,“中國的谷歌網站”百度以及“中國的優步”滴滴出行。

報道稱,儘管上述所有公司都是從美國企業獲得的靈感,但是每一家都迅速本土化,適應了本國形勢。另外,每家企業最終都找到了差异性,大部分企業的影響力都超過了美國同行。

報道指出,現在,西方企業家和投資者是時候從中國獲取靈感了。

報道稱,“被中國模仿”時代已經過去。歡迎來到“模仿中國”時代。

這種轉變源于幾個因素:

最重要的是,百度、阿裏巴巴和騰訊不僅打造了可讓其他服務發展的主流平臺,還成爲未來企業家磨煉技藝的訓練場。這幾家企業創造的生態系統在中國新一波技術巨頭的新發展浪潮中繼續成長,新巨頭包括美團點評、YY直播、微博、滴滴出行以及京東。另外,人們還看到了又一波企業發展的迹象,包括今日頭條、快手、摩拜、ofo等。

報道認爲,中國的科技圖景得益于大量海歸人才的涌入以及年輕一代中産階層的崛起。中國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16年有43.25萬名中國留學生在完成學業後選擇歸國。更令人驚訝的是,從2000年到2015年,每年的大學畢業生數量從100萬激增至700萬。中國人才不僅僅留學歸來,而且也在國內成長。

報道指出,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智能手機的全面覆蓋以及無處不在的移動支付爲以移動技術爲基礎的初創企業提供了機會。中國95%網絡用戶利用移動設備上網。這主要是因爲大部分網民跳過了個人電腦時代,直接進入了移動設備時代。因此,中國網絡用戶比傳統西方網絡用戶更加適應使用移動網絡。

報道稱,在智能手機普及後,無所不在的移動支付就開始了。美國佛瑞斯特研究公司稱,美國消費者2016年的移動支付交易額爲1120億美元,而中國消費者的移動支付交易額爲9萬億美元。

報道稱,中國已經發展爲真正的無現金社會。通過支付寶或微信進行移動支付成爲主流,這使得共享單車、無人便利店以及虛擬禮物等商業模式繁榮發展。西方沒有可讓移動支付平臺崛起的類似支付寶和微信等的主流商務平臺或信息平臺。

報道稱,中國只有3.2億人有使用傳統信用卡的歷史。中國平均每10萬成年人僅有8.8家商業銀行網點,而美國平均每10萬人有27.8家。缺乏成熟的征信和金融設施意味著需要從頭建立:利用現代化工具和措施。

在這一時期,有大量成功的中國創新模式,在此無法一一盡述。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的研究顯示,自2007年以來,中國消費科技公司資本總額達2750億美元,美國的相應數據爲1730億美元。

報道稱,知識的反向流動已經開始。一些看到機會的創業者創立了萊姆共享單車公司,將共享單車帶到了美國。這家公司現在在全美50多個市場運營。同樣,處于投資初期的公司“媽媽咪呀”視頻平臺完全出自一個上海團隊,他們决定在外國推動來自中國的理念。

報道稱,矽谷將一直是各種技術增長周期的起源地,不過有迹象顯示,下一個增長周期可能由海外孵化的概念推動。美國的企業家和投資者很快會中止“被模仿”,而開始“模仿”。

原標題:《美媒感嘆“模仿中國”時代來臨:西方是時候來中國找靈感了》

 


紫荊1997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