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打動中國的《父親》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成博告訴你答案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19-01-23

【亞洲文旅網訊】1977年9月,隨著中國高考的恢復,一群知青、工人、社會青年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各不相同的社會經歷爲他們的藝術創作積澱了很好的基礎。如今,他們中的羅中立、周春芽、張曉剛、高小華、程叢林等既是四川當代油畫的奠基者,也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見證者,他們可以被看作是“改革開放的一代”。

爲紀念四川地區文化藝術發展的歷史、成就和獨具特色的西南經驗,表現時代所凝聚的文化精神,呈現新的歷史時期的藝術與文化風貌,成都博物館選取四川地區當代藝術作品爲展覽題材,將于2019年1月30日在一層特展廳舉辦“與時代同行——四川油畫邀請展”。其中大家所熟知的油畫作品《父親》(複製品)及其創作手稿將集中亮相,爲觀衆全方位展現這幅曾感動數人的《父親》創作歷程。

父亲原作.jpg

羅中立《父親》原作

1980年,第二届全國青年美展中羅中立的《父親》一舉奪得金獎。白而舊的頭巾包裹著頭部、黝黑發亮的臉龐、蒼白乾燥的嘴唇、刀刻般的皺紋、粗糙的雙手、從細小的毛孔裏滲出的汗珠,這樣一個歷經風霜與磨難的“父親”,呈現了中國當代農民的典型形象,也成爲中國大衆精神上共同的“父親”。

xx.jpg

羅中立  父親手稿  色稿 34  34.5×55cm 1980 油畫

揭秘《父親》創作過程 數易手稿終成佳作

1965年,在四川美術學院附中讀二年級的羅中立來到了離家二百多裏的大巴山支教,住進了鄧開選老人家裏。在十分陌生的環境裏,羅中立很快與自己的房東大爺搞好了關係,鄧開選老人也就是後來油畫《父親》的創作原型。

1975年的除夕夜,羅中立在路邊公共厠所附近看到一位收糞的農民,他那種雙手插在袖中蜷曲在墻邊的僵硬姿態、呆滯麻木的神態與旁人熱鬧喜悅的氣氛形成了巨大反差。這個場景觸動了羅中立,激發了他對農民題材表現的渴望。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守糞老農在草圖上呈現。這是最早的一稿。但一目了然的情節性表現還是沒能擺脫羅中立之前畫文學插圖的套路。

3-2 父亲手稿 素描 守粪的农民.jpg

父親手稿 《守糞的農民》

畫面需要升華,情感需要增强。圍繞“農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羅中立畫出了第二稿——《粒粒皆辛苦》。一個收穫的農民,將糧食一粒粒掃起來,臉上挂滿汗珠。這幅畫的關鍵,正是讓羅中立産生了將人物側臉創作成正面的靈感。對畫面的反復推敲與大巴山的所見所感,羅中立的創作核心漸漸清晰,他去掉了多餘的場景,還原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

父亲手稿 素描 粒粒皆辛苦.jpg

父親手稿《粒粒皆辛苦》

回到學校的羅中立繼續構思創作,直到有天他跑去張曉剛宿舍串門,看到一本雜志,上面有張照片,黃色的背景前有個黑人,色調非常明朗强烈。羅中立興奮不已,說“太好了,太好了,這就是我要的感覺。”這次,羅中立終于找到了“撞向他心底”的當代藝術。他用超級寫實主義的手法精准刻畫了老農民的形象,用過去描繪英雄偉人的巨幅尺寸來呈現這位普通農民,幷命名爲《我的父親》。同年作品送選第二届全國青年美展,一亮相就吸引了評委們的目光,這是中國油畫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幅頭像。評委吳冠中認爲,這位滿臉皺紋蒼老的父親完全是上一代的父親形象,用“我的”太小了,應該去掉,就叫“父親”,最後羅中立采納了吳冠中先生的建議,也就是沿用至今的《父親》。《父親》一畫不僅推動了四川油畫從“知青題材”向“鄉土繪畫”的過渡,也實現了“傷痕美術”批判現實主義向鄉土現實主義的轉變。

父親與農民形象交織 人道主義關懷照進現實

本次“與時代同行——四川油畫邀請展”展出的油畫《父親》各種創作小稿,呈現出羅中立如何一步一步塑造“父親”的形象。從《守糞農民》到《粒粒皆辛苦》,再到《父親》系列手稿,羅中立刻畫了飽經生活風雨後堅守做人態度的樸素農民,也傳達出對養育子女的父輩深沉的愛與敬意。讓兒女們涌出泪來,讓人們浮躁的內心沉澱,這是屬￿農民個人的魅力,是“不問收種,只問耕耘”的特殊情感,更是《父親》帶來的無形力量。

父亲手稿 素描.jpg

罗中立 父亲手稿 素描.jpg

父親手稿 素描

八十年代初,《父親》轟動一時,打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人們說這幅作品是"從藝術的天國向現實的複歸",是"中國社會和歷史文化的一面鏡子"。如今,提到羅中立的名字,幾乎所有人都會立即想到《父親》。用領袖尺寸畫的一位樸素的老農,已經成爲中國美術史上不可置疑的經典。最令觀衆動容的,不僅是一個被放大到與領袖畫像同樣尺寸的普通農民的面容,還有藝術家筆下折射出的中國社會的過去和現在。

6776_1548151231000.jpg

成都博物館“與時代同行”油畫邀請展

1月30日,“與時代同行——四川油畫邀請展”將在成都博物館一層特展廳正式與觀衆見面。1978——1987年四川乃至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油畫作品、周春芽最新作品、何多苓代表作品在成都最集中的亮相……15位西南藝術家,包括高小華、何多苓、羅中立、龐茂琨、王川、葉永青、周春芽、張曉剛等人,82幅作品包括《春風已經蘇醒》《爲什麽》《1968某月某日·雪》等將集中展現改革開放時期,四川油畫對歷史、對現實的思考,以及如何構築了四川油畫當代的人文傳統。展覽將呈現參展藝術家個人創作的發展脉絡,從一個側面反映中國當代繪畫的一些重要特徵,凸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四川藝術家如何挖掘、提煉、轉換既有的地緣文化經驗,幷成功地形成了獨特的“西南藝術”現象,展示四川當代繪畫在中國當代美術史上所産生的持續、深遠的影響。

紫荊1997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