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竹木春秋 “牘”懂絲路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23-11-29

【亞洲文化網訊】紙張面世之前,古人將竹簡與木牘作為書寫載體,合稱“簡牘”。20世紀初以來,我國出土簡牘數量眾多,僅甘肅境內就出土先秦至魏晉時期簡牘6萬多枚,其中漢簡居多,占全國出土漢簡總數一半以上。

202311299fd6c0146ab44cbaad8f511dadfd0e8b_2023112986797fed973f4b2998c329f25831b00e.jpg

走進甘肅簡牘博物館,館藏的近4萬枚漢簡記載的內容涵蓋政治經濟、絲路貿易、詔書律令、仁孝之義、情誼往來等,像一部記錄兩千年前漢代絲綢之路的“百科全書”。每一枚簡牘雖然字數有限,但記載的內容生動豐富,讓我們從另一個視角窺見歷史的細節,找尋早已消散於歷史塵煙中的動人故事。

“粱米八鬥、直百六十;即(稷)米三石、直四百五十;羊二、直五百……往來過費凡直千四百七十。肩水見吏廿七人,率人五十五。”

1973年出土於甘肅省金塔縣境內漢代肩水金關遺址的漢簡《勞邊使者過界中費》,記錄了朝廷派遣慰問戍邊將士的官員到達肩水候官之後的詳細開支。此次公務接待一共花費1470錢,由27名肩水金關官吏平攤,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已經有了“AA制”的習慣。

“元康元年十月壬寅朔甲辰,關嗇夫廣德佐熹敢言之:敦煌壽陵裏趙負趣自言,夫訢為千秋燧長,往遺衣用,以令出關。敢言之。”

出自敦煌馬圈灣漢代烽燧遺址的簡牘《敦煌女子趙負送衣記》,將我們帶回西元前65年11月5日。離立冬還有幾天,敦煌壽陵裏一名叫趙負的女子向鄉里提出申請,想為玉門關外戍守的丈夫送去禦寒衣物。

1974年出土的《塞上烽火品約》,共17枚簡冊,描述和記載了長城防禦工事分佈、戍守士卒崗位設置、烽火資訊傳遞系統,以及長城戍守官兵的日常生活等,反映了西漢軍事制度的完善與發達。

“這些記載在漢簡上的生動內容正是絲綢之路上萬千故事的日常書寫,見證了絲綢之路繁盛,對研究絲綢之路和中國古代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甘肅簡牘博物館館長朱建軍說。

在甘肅簡牘博物館的“簡述絲路”展廳,2枚珍貴的“里程簡”被陳列在醒目位置。

一枚是1974年出土於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破城子遺址的“居延里程簡”,詳細記載了從漢代都城長安出發至張掖郡20個驛置名稱及間隔里程。

另一枚是1990年出土於敦煌懸泉置遺址的“懸泉里程簡”,記載了河西走廊地區武威郡到敦煌郡12個驛置的詳細資訊。

甘肅簡牘博物館整理研究部主任肖從禮說,這兩枚里程簡勾勒出漢代絲綢之路東段、長安至敦煌的具體線路走向和重要節點,實證了絲綢之路的存在及具體走向,助力“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在2014年申遺成功。

甘肅敦煌懸泉置遺址是迄今為止發現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郵驛接待機構,是兩漢絲路繁榮的重要標誌。該遺址出土的簡牘文書逾2.3萬枚,數量龐大、類型豐富。

歷經歲月洗禮,古絲綢之路的輝煌早已淹沒在大漠風沙之下。如今,隨著簡牘文獻系統性整理與研究的深入,曾“沉睡”千年的簡牘帶著歷史的印記走入公眾視野,向人們講述著絲路的故事,帶領我們感受中華文明的深厚內涵與璀璨光芒。


紫荊1997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