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筆入清涼境 硯生雅靜書——陳元虎先生的翰墨情緣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23-01-29

1.jpg

陳元虎藝術簡曆

【亞洲文旅網訊】陳元虎,1947年6月2日生,重慶市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作品曾參加全國第八屆中青年展、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書法作品展、慶祝建國六十周年名家書畫大展、《道德的力量》全國名家楹聯展等大型展事。《中國書法》《書法報》《中國文化報》等多種專業報刊具有過專題報導。2007年,在韓國首爾舉辦個人展覽。曾出版過《陳元虎書法作品集》的明信片。自幼開始臨顏體,後柳、歐均臨習過。八十年代中期,認識了書法名家晏濟元、魏宇平、許伯建三位老先生。先後臨習過趙孟俯的楷書《膽巴碑》以及漢代的《禮器碑》《張遷碑》《衡方碑》《龍門二十品》,行書則臨過《董其昌臨閣帖》,小楷中的《張黑女墓志》。九十年代中期,認識了一批書壇的名家。其中言恭達、馬士達、黃惇亦師亦友,還下功夫臨習了鐘繇的《宣示表》等帖、《司馬景和墓志》《董美人墓志》等字帖與國內書家交往甚多,其受到新的啟發。二十一世紀初,重點臨習了王獻之的《洛神賦》(玉版十三行)、《石門銘》《麓寺碑》等作品。

筆入清涼境 硯生雅靜書——陳元虎先生的翰墨情緣

書法是數千年來中國文化發展中最具經典標志的民族符號,具有獨特的審美特性,它是唯一一門只用線條表現世界反映性情的藝術形式。相比西方藝術,書法有著強烈的吸引力、親切感和大眾參與性,正是這種特性才凝聚了中華民族在文化上堅不可摧的歸屬感。在眾多書法研究者中,每個人都用自己的視角和方式去審視著書法的內在奧秘,癡迷地努力與古人對話,與作品產生共鳴,他們勤奮刻苦,樂此不疲,陶醉地在書法中抒發自己的情感、表現自己的個性、展示自己的風采。陳元虎就是這樣的一位。

元虎先生是我在書法上結識的一位摯友,緣於共同的興趣愛好,才有機會讓我們成為把酒臨風、縱論古今的同道友人,我們對很多書法問題的看法往往不謀而合。在年齡上,元虎先生長我二十餘歲,可謂前輩,但我們是忘年之交。元虎先生幽默、健談、善辯,思維敏捷,氣質高雅。與他交談如沐春風,他的儒雅、博學體現在舉手投足間,這或許是他長期浸淫傳統文化,身體力行的明證吧。

元虎先生人生閱曆豐富,在諸多領域都取得了令人欽羨的成就,但世事滄桑,要在忙碌的生活中尋找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實屬不易。在數十年的堅持中,書法最終成了元虎先生寄托情感的歸屬,他選擇了書法作為提高個人修養的門徑,把書法作為在人生境界上的修行。在長期的研習和領悟中,元虎先生從書法中獲得了許多人生的樂趣和感悟,在繁雜的社會事務中,書法使他心態平和、寧靜淡雅。在領悟人生的真諦時,書法使他心曠神怡、胸襟開闊。

元虎先生的書法精妙,取法高古,在技法上繼承正統,遵循古法。他學習書法先從鐘繇的《宣示表》入手,心追手摩,潛心研究,進而他又涉獵王獻之《洛神賦玉版十三行》、王羲之《十七帖》,深得二王真髓。在不懈臨池的過程中,他又認真研究了元代趙孟俯的《膽巴碑》、明代祝枝山的《歸田賦》以及南北朝的《張黑女墓志》等,視域幾近貫穿整個書法史。廣泛地涉獵,深入地研究,加上勤奮地練習,元虎先生深得各家精髓,其書法風格日益成熟。在元虎先生的書法作品中,他的行書以飄逸灑脫示人,這源於他對古人行書的長期臨摹,此外他對宋代尚意書風的代表人物黃庭堅行書尤其偏愛,黃庭堅的行書名作《伏波神祠詩卷》通臨不下百遍。黃庭堅論書作書強調胸次、學養和韻味,曾曰“心不如人而書欲過人,正如緣木求魚。胸次不高,則人品不高;人品不高,則書品不高;書品不高,則俗矣,罔論‘韻外之致’,也難悟‘法外之理’”。元虎先生對黃氏的書論體會至深。古語雲“觀千劍而後識器”,在對二王父子、黃山穀等名家進行研習之後,元虎先生融會貫通,參入己意,其行書已形成了自身面貌。他的隸書上追秦漢,下摹明清,格調高雅,沉穩勁鍵,研麗流美,頗具神韻。

2.jpg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小楷,在長期的書法研習中,元虎先生對小楷用功尤勤。數十年來他創作了大量的小楷作品,內容多以古詩詞、經卷和警句為主,偶用自己所作詩詞。

品味元虎先生的小楷書作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雅”。黃庭堅雲:“大丈夫可以百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醫。”暫且不論他的筆法與結體,就他那種超凡脫俗的仙氣、雅氣,豈是那些狂怪陸離、矯揉造作的俗書可比!沈括《夢溪筆談》曰:“書之神韻,雖得於心,然法度必講資學。”小楷《醉翁亭記》可謂是其代表作品,“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潤色”字字珠璣、溫潤典雅,用筆沉著、爽朗勁健,結體內緊外松、舒展大方,氣韻悠遠綿長,既有鐘繇小楷的古雅質樸,又有王獻之十三行的端莊秀麗。展卷讀之,似清風拂面,沁人心脾。

元虎先生的小楷給我的另一個感覺是“靜”。東漢大文學家、書法家蔡邕曾說,落筆前“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口不出言,氣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在他的小楷作品中,便體現出這樣一種端嚴莊靜,這來自於創作者心境的淡泊,亦傳達給觀者一份精神上的寧靜。其小楷作品《赤壁賦》可謂上乘之作,是元虎先生典雅文靜的書法與大文豪蘇東坡文采飛揚的千古名文的一次美麗邂逅。從更高層次上說,文之為用,常假乎書之美;而書之為用,亦常假乎文之美,書法和文學互為載體,二者相輔相成、濟成厥美。細細品味此作,似春夜之空幽澄明,靜謐中可感筆墨之生氣,又如一派天然的生氣中,更增其安然靜穆。項穆《書法雅言》在論述字的奇正之時說:“奇即連於正之內,正即列於奇之中。正而無奇,雖莊嚴沉實,恒樸厚而少文。奇而弗正,雖雄爽飛研,多厲而乏雅。”他的作品《千字文》,則飄逸灑脫如入幽穀,字勢欹斜,靜中寓動,穩靜的樸厚從容中不失意趣,這便是另一種風情的靜。

3.jpg

元虎先生的小楷通篇來看用筆勁健,章法謹嚴,沉厚樸茂,給人通透靈動之感。字的結構大多沉穩端莊,大方秀麗,偶造險勢,皆隨章法氣脈貫通,顧盼有度。乍一看來,一股典雅之氣撲面而來,靜觀能使人內心沉靜,回味無窮。饒有書卷清氣,又見從容氣度。漢揚雄曾說,“故言,心聲也;書,心畫也”。清代包世臣也曾說過,“字有筋骨血肉,以氣充之。書之六局,以氣為主”。書法如其為人,人的氣韻風骨,充分體現在他的書法作品之中。元虎先生作品的古雅靜謐、俊朗飄逸是與他為人的瀟灑淡泊分不開的。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書法作品,都傳達著創作者的內心世界,弘揚著真、善、美。優秀的書法作品總是彌漫著詩人風骨,書卷之氣。元虎先生書法作品中的雅靜之氣,於紙墨之間生出清涼之境,讓人沉靜、淡然。通過元虎先生精彩的小楷作品,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安靜的心理,祥和的心態,以及在人格上達到的“遊心於淡”的境界,正應了《藝概》所言:“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古人言:“書如其人”也正應此理。在書法的造詣上,元虎先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並且他守住了書法傳統的底線,把握住了傳統的文脈,相信在此基礎之上,元虎先生會走得更遠更強。

4.jpg

如今元虎先生已淡出政商兩界,潛心研習書法藝術。這對他來說是個前所未有的機遇,他至此可以全心地投入書法海洋,真正地靜心去追求喜愛的書法藝術。然書法之路乃寂寞之道,每位為之修行者都應踐行這個規則。元虎先生早已領悟此道,並長期堅守,他曾自吟七律一首:“一甲重逢應不惑,回首往事感慨多。少年書劍慕豪傑,束發從容曆坎坷。宦海商潮意如何,更喜筆下舞龍蛇。把酒暢吟看夕陽,敢對蒼天放豪歌。”我想,正是他這種“敢對蒼天放豪歌”的精神,才能促使他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勇敢地向書法藝術的高峰進軍。



紫荊1997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