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捏捏捏捏出了一個非遺

来源:四川文旅聼    发布时间:2022-04-11

【亞洲文旅網訊】一座城總有一種羈絆,會在歲月淘洗中愈發凝練,一種文化總有一種傳承,雖曆久而愈發煥新。

微信图片_20220411104910.jpg

在宜賓市翠屏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面塑是宜賓街頭造詣最高影響最大的中國民間傳統藝術之一。

微信图片_20220411104915.jpg

走進“面塑”的前世今生

面塑,是指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等為原料制成熟面團後,用手和各種專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種花、鳥、魚、蟲、景物、器物、人物、動物等具體形象的手工技藝,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面人。

微信图片_20220411104918.jpg

宜賓面塑的來源眾說紛紜,曾有學者考證,它緣起自諸葛亮南征時,“五月渡瀘,深入不毛”,遇瀘水河作祟,於是諸葛亮將牛、羊、豬、狗之肉而包之以面,塑制作成人的首級,實行祭祀。這便是面塑雛形。故此,面塑藝人還供奉諸葛亮為此行祖師爺。

最初,宜賓面塑以瓜果、蔬菜為主題,以糯米粉、面粉為主料,植物色和糖精為輔料,制出的面塑既可看,又可食。

微信图片_20220411104920.png

面塑藝人根據所需隨手取材,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發飾和衣裳,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

後來,宜賓面塑的主要價值由食用變為審美,其題材也不局限在瓜果蔬菜,而是開始描摹大千世界人間百態。

微信图片_20220411104922.jpg

新派面塑藝術風格的創新,把面塑藝術推向了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使面塑作品豐富多彩,並不斷推陳出新。

微信图片_20220411104924.jpg

傳統手藝人的匠心魅力

藝術家們對這門中國獨有的,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注入了極大的熱情和心血,使它成為一門全新的藝術,憨態可掬的臉蛋,胖墩墩的身板,再配上萌一臉的標志性冰殼。

微信图片_20220411104926.jpg

小小的七彩面團,經過揉、搓、拈、壓、拍等系列動作後,面塑傳承人賴維君手中的面團,搖身一變成為了體壇頂流“冰墩墩”,出現在眾人面前,神形兼備,令人稱奇。

微信图片_20220411104931.jpg

賴維君制作的“冰墩墩”可謂神韻十足,相似程度非常高。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微信图片_20220411104936.jpg

作為多年來致力於研究面塑技藝的非遺傳承人,賴維君發揮自己“老本行”的優勢,他對照“冰墩墩”形象仔細端詳研究,制作過程中融合了面塑揉、搓、捏、刻的技藝,沒過多久,一個惟妙惟肖的冰墩墩就做出來了。

微信图片_20220411104938.jpg

“制作一個讓自己滿意的面塑,前期觀察所需要花費的時間比較多,就像我做了一套茶館的人物,我就在茶館裏面待了一個星期觀察他們的面部表情。”賴維君說自己制作一個面塑通常需要花費幾個小時,往往觀察卻要花費數倍的時間,制作好後放在通風的地方自然陰幹需要一兩個星期的時間。 

微信图片_20220411104940.jpg

一說到自己制作的面塑,他就仿佛停不下來,如今的賴維君身上還肩負著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宜賓面塑”藝術第四代傳承人的責任和使命。

在他看來,自己的宿命就是要堅守這個工藝,並在未來創作出與宜賓文化相關的作品,通過這種藝術表現方式,讓外界更多地了解戎州大地的風采。

微信图片_20220411104945.jpg

花草蟲鳥惟妙惟肖,人物形象立體逼真,顏色搭配絢麗多彩,這就是民間傳統藝術之一面塑,帶給我們的美好視覺感受。

作為曆史的見證者與傳統手藝的堅守者,宜賓面塑有足夠多的理由被更多人所記住。畢竟,我們傳承的文化,總該是多元而有內涵的。


紫荊1997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