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路漫漫其修遠兮——中國國畫家張學萬印象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21-05-11

【亞洲文旅網訊】四川夾江,中國書畫紙之鄉,夏為梁州之域,漢為巴蜀之地,兩岸青山相對出,一江碧水中流看,因此而得名。

夾江十多萬畝青竹,上百條山溪清流,為手工造紙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質資源。從古至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利用這個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以竹制紙,以紙為生,以紙為利,世代傳承,綿延千載,造就了聞名中外的中國書畫紙之鄉。手工紙產量之多,品種之繁,繼承古法之完整堪稱全國之冠。

鐘靈毓秀,地靈人傑。1958年,畫家張學萬便出生於夾江這方風光秀麗的山水之間。

己亥陽春三月,兩家省級報紙記者專門采訪資深畫家張學萬老師。在美麗成都南郊的南苑茶樓,三杯素茶,一席熱聊。張老師中等身材,眉清目秀,待人隨和,毫無知名畫家架子。初一接觸,給人一個美術老師的和藹印象。但說起繪畫創作,尤其談到“沒骨畫”,張老師便滔滔不絕,神采飛揚,妙語連珠,文化底蘊十分深厚,令記者受益匪淺。

张学万个人照片.jpg

談往事:一管禿毛筆,一畫一整天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詩中所描繪的“平羌江”,就是流淌在夾江縣境的青衣江。

自古來,夾江多出俊傑。張學萬的爺爺在鄉村開辦私塾,父親是中科院成都分院的知名專家,出生於書香門第的張學萬,從小就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耳濡目染。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爺爺留下的畫譜和字帖,成為了兒時張學萬最大的財富。“破’四舊’之後,雖然家裏的藏書大多被焚毀,但畫冊一直保留了下來,我就照著畫冊畫,畫冊裏面怎麼畫,我就怎麼畫。”早期的繪畫臨摹,為張學萬打下了厚實的美術基礎。就像修房子打地基一樣,深厚的地基為後來張學萬的美術創作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小時候,有不少空閑時間,下雨天農村不幹活,我就在屋子裏畫畫。”那時家裏窮,沒有錢買繪畫紙,張學萬就將包掛面的紙在床上草席下面壓平整後用來練習繪畫。當時農村沒有電燈照明,晚上畫畫需用兩盞煤油燈照明,這樣就成了簡陋的“無影燈”(紙上就沒有影子了),不過家裏老人常常責備我浪費煤油。時隔多年,張學萬仍記得,他的童年,一竿禿毛筆,一畫一整天。“那時候臨摹最多的,就是《芥子園畫譜》。

“當時畫得最多的,是鉛筆畫。”張學萬回憶,初中時,漸漸對畫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基本上是在圖畫本上畫,有點錢了,就去買些小畫冊、小圖片,那時候還不知道什麼是宣紙。”

初中畢業後,張學萬來到成都生活,在夜校讀高中。“晚上讀書,白天在中科院研究所做臨時工。”

當時,張學萬的父親,已經是中科院成都分院的專業技術人員,在科分院大院家屬區生活,張學萬說:“學習碰到難題,隨便敲開一家鄰居的門,裏面都是各專業的科學家。”

深受父親和家人影響,1970年代,張學萬進入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工作。而立之年時,在書畫界小有名氣的張學萬離開航空職業學院,成為一名專業畫家。那時候,他已經有了一個書畫的圈子,《成都晚報》等媒體,也相繼數次發表了他的美術作品。

xw000016.jpg

畫人物之前,張學萬以山水畫為主。“今天領到8塊錢的稿費,父親同意後,貼了一塊多錢,轉身就拿去買《中國繪畫史圖錄》書籍了。”帶著對美術書籍的癡迷,張學萬博采眾長,厚積薄發。“現在,我已經有了好幾架子書。”

1980年代中期,張學萬考入中國書法函授大學學習,1987年畢業。“學了3年,當時有很多全省的知名書畫家教我們。”

1990年代的張學萬,潛心學畫,日積月累,畫藝大漲,名氣日盛。尤其是1993年和1994年參加了在廣州舉辦的中國首屆藝術博覽會後,上門求畫者眾多。

“臺灣地區、東南亞地區、新加坡、加拿大很多商人都來買我的畫,而且數量很大。”張學萬回憶,當時經常每天挑燈夜戰,一畫一批就是幾百張。“廣州文物商店,北京燕京書畫院等,都購買收藏過我的畫作。”

在畫壇榮譽上,張學萬可謂大器晚成,直到花甲之年才正式加入四川省美書家協會,對於為何要選在60歲,張學萬說:“其實很多年前我的條件就可以加入四川省美術家協會,但一直都沒有去辦理有關入會手續,到60歲了,有朋友又多次提醒我,我說那就加入吧,算是個人生的小結。”

“我們的藝術不是為少數人服務的。”多年來一直秉承這樣的理念,張學萬畫畫很隨性,“大家彼此相處舒服了,幾千塊錢我也賣。”

千金不賣,分文不取,也是張學萬多年堅持的從業標准。“人家要是真喜歡,但沒錢買,我都會送給人家。”

“我的畫一直在進入市場,不像一些‘雲裏霧裏’的畫家。”從業多年,張學萬已經記不清楚自己賣出去了多少幅畫作,但卻真真實實靠著一管破毫,讓全家人過上了殷實的生活。

談沒骨畫:彭先誠對我影響很大

30而立,張學萬偶然接觸到了沒骨畫,十分喜愛:“沒骨成型,下筆成趣。”

中國畫有許多畫法,沒骨畫就為一例:在書法裏把筆鋒所過之處稱為“骨”,其餘部分稱為“肉”,不用勾輪廓,不要打底稿,更不能放底樣拓描。

宋代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載,這樣的畫法始於五代的徐熙,徐崇嗣祖孫。沒骨畫不同於工筆和寫意,沒骨的“沒”字,即淹沒而含蓄之意,其精要在於將運筆和設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作畫時,要求畫者胸有成竹,一氣呵成。

宋代梁楷首創用沒骨大寫意作水墨人物,清代任伯年也用此法畫人物,高古脫俗,開一代畫風。“沒骨”看似渾然一體的塊面,實則是線的擴大,以求筆中墨韻之變化,而這種變化卻深深吸引了張學萬。

多年研習沒骨畫,張學萬的筆法散亂隨意,粗獷有力,意思簡當而內蘊豐富。

張學萬的《望歸圖》,描繪了戍邊丈夫保家衛國,經年未歸,妻子倚門遠眺,望穿秋水,肝腸寸斷的況味,令人感慨。

張學萬的《仕女圖》,“連騎擊鞠壤,巧捷惟萬端”,爭逐馬球的情形,反映了盛行於唐宋元三代,至清代始湮沒,主要流行於軍隊和宮廷貴族中的運動。墨色生動,馬鬃飛揚,仕女馬球,相得益彰。

張學萬的《踏春圖》,意蘊別具,滋味醇厚,令人伸頸折腰,欲辨麗人巧笑倩兮,韻味無窮。

xw000008-1.jpg

四川電視臺公共頻道曾為張學萬做專訪節目,記者評價:觀張學萬的作品,水墨淋漓,格調高古,毫無拖泥帶水之感。“不得不讓人驚歎他高度概括、把握物象的能力,筆墨縱逸的用筆特色在這一件件作品中被充分體現出來,畫面生動,妙趣橫生,令人賞心悅目。”

張學萬的家鄉夾江電視臺更是為張學萬做了長篇電視專訪節目,共2集,每集10分鐘。播出後深受廣大觀眾贊賞。

當代著名畫家彭先誠的沒骨人物畫,張學萬更是十分鐘愛:“早年我就喜愛彭先誠的畫作,並對其畫作進行反複臨摹學習,只要有彭先誠的畫展和講課,我都提前觀摩聆聽。”

後來,張學萬受到了彭先誠先生的深刻影響,使他在研習中國古代人物畫方面收獲頗豐。

更為特立獨行的是,張學萬從來不教學生。因為畫約不斷,張學萬覺得,自己的時間,比教學生更珍貴。

藝術家是需要獨處的,張學萬也不例外。四川人喜歡喝茶,作為道地四川人張學萬也常常會找個清靜之處,泡上一杯茶,一個人度過一天。“什麼都不想,看看自己想看的書,構思下一步自己要創作什麼畫作。”

2002年《中國美術選集》(1949年至2000年)出版發行,張學萬作品入選該作品集,有幸與齊白石、李可染等大師作品同集。既喜出望外,也令人鼓舞。

2013年,張學萬畫作《鷹視瞬瞬衛神州》在四川省“長征杯”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書畫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xw000017-1.jpg

談未來:吾將上下而求索

張學萬的繪畫,基礎雄厚而老練,無論是用筆,用色,還是用墨,用水方面都是特別精准。

“每一幅畫我都是經過反複推演,之後才大膽地落筆,我追求用墨、用色、用水渾然一體,畫面渾厚、色彩凝重。”張學萬擅長中國古代人物畫,他用傳統筆墨恰到好處地描繪形體、神態,既有惟妙惟肖的造型,又不會流於呆板凝滯,准確又生動,流暢而瀟灑。

醉心於收藏張學萬畫作的臺商陳先生表示:“他的《仕女圖》使人們仿佛置身於唐代,讓人留戀其中。”

“我從唐壁畫及三彩從中汲取了大量的古代文化遺韻。”張學萬介紹,他的話沒有畫稿,沒有固定的創作程式,創作中一切皆隨墨與色的滲化而行,隨性發揮。“恰恰是這樣的一種隨遇而安、隨機而變的創作方式,形成了錯綜複雜、偶然天成的墨像。”

“張學萬依托博大精深的傳統文脈為基石,全面地繼承了傳統文人畫的文化精髓,將詩書畫有機地融會貫通,以曼妙的詩情暢懷。”中國老教授協會理事、四川省老教授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黃基秉教授認為:“讀張學萬的畫,總會有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感覺。”

而在《四川老教授》會刊副主編郭成老師看來,張學萬的繪畫風格的形成,絕非偶然。“是得益於多年來對中國傳統繪畫的刻苦鑽研學習而獲得的。”

多年來,張學萬“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默默地獨行,通過自己的學習,出於傳統而又不拘泥於傳統,更融入了他對生活的理解與感受,不知不覺間已逐漸形成了自己別具一格的繪畫風格。

xw000013.jpg

豐富的生活閱曆讓張學萬的畫達到了很多畫家達不到的深度,他說是同學朋友的鼓勵,家鄉的一草一木是他繪畫靈感的源泉。

張學萬畫畫時,總是以客觀的眼光去觀察繪畫的對象,他的畫除了展示出畫家嫻熟的繪畫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浸滿了作者的哲思情感和對家鄉的熱愛。

“我壓紙的這個鎮紙就是清江邊撿的石頭,我覺得非常好,因為它沒有棱角,紙上隨便推。”張學萬有一方印章,取名“家在木城山水間”,蓋出來既漂亮,又有悠悠的鄉愁情懷。

“每張畫都是畫家生命的一部分,思想的高度凝結。”記者認為,張學萬把對人生、社會體驗後的特殊感悟,用聰慧靈性的藝術手段潑墨而成。好的作品,飽含著畫家的心血和汗水,蘊涵著作者的酸甜苦辣和許多觀者看不到的刻苦磨練的坎坷曆程。

“中國畫沒有捷徑可走,唯有勤奮研習中國傳統文化,方能在中國畫領域精進,更上一層樓。”面對未來,張學萬信心十足: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黄基秉  牛建平/文


紫荊1997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