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畢業的應屆大學生首選就業,創業熱和出國熱降溫。圖為6月28日,一名學子抱着孩子在浙江大學畢業紀念牆前留影。 新華社
智聯招聘發佈就業新動向 近八成畢業生首選就業
進入7月也就進入了全國大學生畢業季。2010年以來,全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長,每年就業需求都佔據全國新增就業崗位的一半以上,2018年畢業生預計達到820萬人,同比增加25萬人。據新華網報道,國內知名招聘網站智聯招聘發佈了《2018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報告顯示,今年畢業的應屆大學生首選就業,創業熱和出國熱呈降溫態勢。
在智聯招聘開展的「2018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力市場調研」活動中,共計90,168名應屆畢業生完成了調研問卷。調研結果顯示,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意向仍然以就業為主,佔比79.89%,同比上升6.39%。此外,6.99%的應屆畢業生選擇慢就業,4.98%選擇國內繼續學習,4.78%選擇創業,2.63%選擇出國繼續學習。
和2017年的數據結果相比,選擇創業人群佔比下降了1.32%,說明在經濟環境更加趨於複雜多變的大背景下,高校畢業生們對於未來的職業規劃趨於謹慎。
民企吸納能力依然最強
調研數據顯示,應屆畢業生期望簽約單位排名第一的依然是國有企業,佔比為31.73%,說明工作穩定、待遇較高的國有企業依然最受應屆畢業生青睞;排名第二的是三資企業(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佔比為27.77%;排名第三的是民營企業,佔比為20.85%。
而從實際簽約情況來看,對應屆畢業生吸納能力最強的依然是民營企業,實際簽約比例高達58.62%。而三資企業和國有企業的實際簽約率分別為14.35%和17.85%。民營企業依舊是吸納就業的絕對主力,也說明了國內民營企業的成長速度超越了三資企業,雖然僱主品牌的知名度還需進一步打造,但已經具備了和國際企業爭奪優秀人才的市場實力。
專業對口率呈下降趨勢
應屆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最看重的因素有哪些?從2018年調研結果來看,應屆畢業生選擇「實現個人價值」的數量,達到了選擇「掙錢」的近兩倍。具體來看,有41.70%的應屆畢業生認為,找工作時最看重的因素是「工作是我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部分」。26.97%和23.19%的應屆畢業生分別認為「工作必須符合我的興趣,做人開心最重要」以及「工作只是謀生的手段,賺錢最重要」。
通過分析2018年的調研數據發現,應屆畢業生的專業對口率呈現持續下降趨勢,39.2%的已簽約應屆畢業生表示,簽約崗位與在校學習的專業並不對口,同比小幅上漲了0.7%,反映出在大學校園中,專業對就業崗位的影響在持續減少。這個現象一方面反映出國內高校的專業設置和市場用人需求之間依舊存在着比較明顯的結構性矛盾,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國內「移動互聯網」、「共享經濟」、「粉絲經濟」、「智能製造」、「新零售」等新興產業和商業模式的影響,對跨領域就業、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持續上升,因此給予了大學生更多的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