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10月2日,由光緒皇帝御批,盛宣懷創辦幷出任學堂首任督辦的“北洋大學”成立,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現代綜合性大學, 1951年更名“天津大學”。
當年學校共設有法律、工程、礦冶和機械四學科。盛宣懷以“西學爲體”爲辦學方針,聘用美國教育家丁家立爲總教習,教科書外文原版引進,授課全外語。
這位丁總教習對學生要求極嚴。
有當年的學生回憶說,冬天,總有學生違反規定,該上床睡覺不上床,閑聊亂侃。丁家立聽說後說來查夜,學生們聞聲竄上床裝睡。丁老師真絕,“乃遍摸學生之足,發現足部凉的數人,即爲遲睡者,加以訓誡”。
丁老師挨個摸學生們的脚丫子:這個,嗯,熱乎乎的,乖,好好睡你的;這個,嗯,燙手!該吃退燒藥了;這個……你丫凉的!!!剛上床吧?別裝了,給我爬起來挨訓!
憑著這“高科技”生物學,一逮一個准。
這是中國第一所大學堂第一批招生,學生畢業後肯定有很好的前途,報名踴躍。
1895年,學校成立後在香港招第一届新生時,共有1000多人報名,最後只錄取了十來名。其中有一個人,叫作王寵惠,就讀法學專業。
1899年,王寵惠以最優成績畢業,幷于1900年元月領到了畢業證書。這個“證書”絕對有紀念意義。
這是中國第一張大學文憑。
這張文憑形狀爲上梯形下矩形,最上方有“考憑”(即文憑)兩字。周圍被龍蝠圖案所包圍,上方是一個蝙蝠,左右兩側四條龍,下方爲海水波浪,都是中國傳憑圖案。
文憑正文開頭書有“欽差大臣辦理北洋通商事務直隸總督部堂裕爲……”文憑內容包括學校簡介、學生介紹和鑒定以及所學課程等內容。
現代人絕對想不到的是,這張文憑上不但有畢業生王寵惠的名字,還有其曾祖父、祖父、父親的姓名。一人上大學,全家都光榮。
而這份文憑最獨特的是“欽字第一號”五個字,這是我國第一所現代大學第一届畢業生的第一張文憑,光緒帝欽頒。
文憑原件現在臺灣,天津大學校史展館有複製版。
由于年代久遠,文憑原件字迹和印章等都十分模糊,天津大學通過走訪各路專家,查閱史料,對尺寸、用紙、印章、字體、圖案、內容等進行了細緻的考證,最終完美複製。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