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用錢砸出的收視率!每年幾十億元被非法竊取!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18-06-08

現在的電視劇,都得去買收視率,不然電視臺就不要。現在一集電視劇光買收視率的成本就有40萬。”

崔永元的一劑猛料,再次讓“收視率造假”這一話題成爲行業焦點,更是得到知名媒體人、中南影業CEO劉春的力挺。

微信图片_20180608104650.jpg

衆所周知,收視率原本是爲廣告商向電視臺投放廣告所服務,但由于廣告商投放廣告時會要求保證一定收視率,部分電視臺的廣告部門爲爭取廣告資源,開始進行收視率造假行爲。

微信图片_20180608104709.jpg

圖片來源:《財經》

事實上,收視造假這一亂象已在行業內存在10多年。據《財經》披露,早在2006年就發生過通過“干擾”樣本戶“污染”索福瑞收視率的情况。多年來,業內對收視造假早已是見怪不怪,但此次爆出的40萬一集的價格還是讓人爲之震驚。

10年時間收視買賣價格翻20倍

1年40多億元被非法竊取  

近幾年,似乎與電視劇相關的製作費、版權費、廣告費等等都在翻倍上漲。當然,這是都是可以拿到明面上說的事,而那些只適合“暗地操作”的,例如購買收視率的價格也在大幅上升。

據瞭解,2006年購買收視率的價格大概爲2萬元一集,2008年5萬元左右一集,2011年漲至15萬元一集,2013年上升爲20萬元一集,到2018年已發展到40萬元一集,最多可發展到50萬元一集。

也就是說,差不多10年的時間,購買收視率的價格翻了20倍。

更怕的是,爲了保障達到電視臺要求的播出標準,逃脫停播、降價的命運。一些製作精良、藝術精湛的作品,也必須千方百計不惜高價購買假收視率數據。

2016年12月,光綫傳媒的當家王長田針對電視率收視率作假的問題如此說到:“去年光綫停止了電視業務,因爲當時我們看到的所有電視節目、電視劇,它們的收視率90%以上都是假的。”

這樣我們可以算一筆賬,以每集40萬,衛視頻道每年播出1.3萬集劇集的90%來計算,意味著全年將有40多億元被這股黑勢力非法竊取。

2017年電視廣告收入首次出現負增長

收視率造假“功不可沒”

從播出環節來說,收視造假可以說是最大的毒瘤。它直接造成了整個行業的本末倒置,爛劇可能通過買收視,看上去播得很好,好片也可能因爲被人買走了收視,最後不能獲得合適的回報。最後籠罩在“用心用力去做戲,不如花錢買收視率”的陰雲之中。

如今電視劇的製作成本越來越高,收視率造假也是“功不可沒”。如一部60集的電視劇就需要上千萬的收視維護費,若是雙台聯播,可能還要再翻一倍。

這讓很多製作公司苦不堪言,《財經》曾報道稱,電視劇公司製作一部較好的作品一集成本要200萬元,賣給電視臺是300多萬元一集,扣除15%的發行費和稅費,再花50萬元一集購買收視率,公司就沒錢賺或者很少賺了。

崔永元在《實話實說》中擔任主持時就曾說:收視注水已然成爲電視産業中不斷惡性循環的毒瘤——廣告商要電視臺保障收視,電視臺要製作方想辦法提高收視,製作方因此成本增加抬高節目單價,電視臺順勢抬高廣告報價,同時競品節目收視增高,廣告商再次要求提高收視。

而隨著收視造假越來越猖狂,一些廣告商也越來越理性。

據6月4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的《2017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全國廣告收入1651.24億元,比2016年(1547.22億元)增加104.02億元,同比增長6.72%。但2017年電視廣告收入爲968.34億元,比2016年(1004.87億元)减少36.53億元,同比下降3.64%。

2017年電視廣告收入首次出現負增長與收視造假不無關係。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mScore的統計,因爲存在廣告欺詐,有半數以上的展示廣告實際上幷未被真實的受衆看到。而來自IAB的報告也指出,無效流量使廣告主每年至少損失42億美元。

2017年8月寶潔在公布第四季度財報的同時,還對砍掉數字廣告預算這件事做出回應。寶潔稱,過去一個季度在數字廣告投放上削减了1億美元,對業績幷沒有産生影響。這些花費都是機器人點擊下産生的虛假流量,進一步告訴我們削减掉的廣告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效的。

可見,通過購買收視提升排名,能僥幸一時麻痹了廣告主,却不是長久之計。

還需政策動真格

收視率造假上報公安部 

如何讓收視數據真正回歸到服務內容生産,這是行業內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首先製作方要生産優質電視劇,不再“唯收視率論”。如《白鹿原》這樣的作品,它就應該擁有收視率考核的豁免權。有人願意花巨資投拍這麽一部作品,本身就已經超越了收視率。

其次要建立公開透明的電視劇采購系統,建議引入第三方機構,將電視劇交易和采購交由第三方機構運作,在公開公平的交易機制下接受各方監督。

針對近年來愈演愈烈的收視率作假現象,相關管理部分也多次表態要嚴懲收視作假。

微信图片_20180608104746.jpg

在今年4月份召開的中廣聯電視製片委員會年會上,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毛羽指出:“總局已經建立了協調打擊機制,一旦發現收視率造假信息,會第一時間報告公安部,目前打假工作已經展開,被查出的案件將向社會曝光。”

在這個“史上最嚴監管年”中,文娛産業各方各面都得到了政府的重拳整治。作爲行業一直以來難以遏制的亂象,“影視數據造假”這個問題一定不會被忽視。也只有通過國家立法手段整治,才會得到最根本的有效控制。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