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與時代同行 十五位重磅藝術家助力成博開年大展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19-01-30

【亞洲文旅網訊】1月29日晚7點,由成都博物館主辦,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四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四川美術學院支持的“與時代同行——四川油畫邀請展”在成都博物館順利舉行開展儀式。參展藝術家周春芽、何多苓、葉永青、高小華、龐茂琨、王川、劉虹出席開幕式。批評家殷雙喜、呂澎、黃宗賢等受邀出席開幕式。

本次展覽集結了15位藝術家的76幅(組)作品,其中包括羅中立、周春芽、何多苓等知名藝術家的代表性畫作,涵蓋了四川自改革開放以來陸續出現的多種藝術思潮與創作現象,是四川乃至西南地區四十多年來繪畫藝術發展最集中的體現,也是中國社會變革與發展的側影。展覽旨在通過展示四川地區階段性的繪畫成就,讓觀衆深入瞭解西南地區藝術歷程,播種對藝術的熱情。同時,展覽也呈現了這四十多年來四川的優秀藝術家在中國當代藝術生態中的獨特價值與意義。展覽將于1月30日正式與公衆見面,展覽時間持續至2019年3月17日結束,期間免費向公衆開放。

1212.jpg

經典名作時隔三十八年重回“家鄉” 

一直以來,美術界都有“國畫在杭州,油畫在成都”的說法,可見,成都當代藝術在整個中國當代藝術板塊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份額。作爲公認的“西南油畫重鎮”,以川美畢業學生高小華、何多苓、羅中立、程叢林等爲領軍的油畫家,創作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和劃時代意義的巨幅力作,開創了中國美術新時代。以張曉剛、周春芽等爲代表的藝術家緊隨潮流,更是讓四川油畫藝術在國際平臺上産生良好的影響。本次展覽也將悉數呈現他們的作品,讓觀衆體味到藝術家創作中所彰顯的深厚生活積澱,濃郁的人文情懷,鮮明的地域特色等。

據悉,程叢林的《華工船》、何多苓的《春風已經蘇醒》、王大同的《雨過天晴》、朱毅勇的《山村小店》等名作都是時隔38年重回成都。通過此次展覽,觀衆不僅能欣賞到最頂級的藝術作品,亦能通過藝術家們詩意的畫筆觸摸到成都這座城市最鮮活的心跳。

春风已经苏醒 何多苓.jpg

《春風已經蘇醒》 何多苓

朱毅勇《山村小店》.jpg

《山村小店》朱毅勇

藝術見證共同的青春與命運

作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一直通過主觀表達反映著客觀世界的發展。1977年,隨著中國高考的恢復,一群知青、工人、社會青年又看到了人生的希望,抱著對藝術的一腔熱愛,他們考進了四川美院。參差的年齡、各不相同的社會經歷爲他們的藝術創作積澱了很好的基礎。20世紀80年代初,四川美院涌現出一批影響中國畫壇的藝術家,他們拿起畫筆重新發自內心地重新表現這個平凡的世界。藝術家以自身情感的表現爲依托,彰顯了藝術對個體的尊重,對生命的敬畏。展覽的第一單元“歷史迴響”不僅能讓觀衆領略到四川油畫在1980年代的藝術追求,而且也能感受到其內在的精神與人文力量,以及它們如何構築了四川當代油畫的人文傳統。

1984年,羅中立作爲第一批公派藝術家走出國門,深入接觸西方藝術,這個求學經歷幷沒有讓他迷失在西方藝術的語境裏,反而開始重新審視根植于記憶深處的農村生活體驗,以及本土文化經驗。布面油畫《歲月》呈現了羅中立筆下的歲月靜好。斜陽爲倚門獨坐的白髮老人鍍上一層金邊。老人懷抱的小猫靜靜睡著,門檻前的一群小鶏還在嘰嘰喳喳覓食,典型的農家院落裏,石磨安靜地放置在一角,靜謐、恬淡的生活令人艶羨。

1313.jpg

《歲月》羅中立

《穿越時間的呐喊》是龐茂琨1999年創作的布面油畫,創作靈感來源于一部關于重慶在抗戰時期的紀錄片。影片中的青年們爲真理和正義高歌、呐喊的形象觸動了龐茂琨,促使他將創作對象聚焦于那些爲民族命運奮鬥的青年。畫面描繪的是幾位有崇高理想、充滿歷史使命感的青年形象。龐茂琨通過歷史性文獻對服飾、情緒進行細緻入微的刻畫,試圖還原當時革命青年的精神面貌。作爲一名藝術家,龐茂琨不斷審視自己所處的時代,以濃郁的人文情懷關注現實,關注當下。

穿越时间的呐喊 庞茂琨.png

《穿越時間的呐喊》龐茂琨

從對歷史的反思,到對人文的關懷,乃至1980年代中期的“生命流繪畫”,再到2000年以來發端于日常與微觀叙事的“新現實主義”……四川誕生的這批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他們以獨有的敏銳感,在創作中描繪了時代節奏,成爲社會發展的見證者與記錄者。

多樣活動拉近藝術與觀衆的距離

文化、藝術與百姓生活越來越貼近,如何將“高冷”的藝術“接地氣”地傳遞?展覽利用展陳及配套活動來滿足觀衆的需求。本次展覽的四處多媒體將幫助觀衆全方位瞭解展覽“背後的故事”。觀衆能欣賞到自己喜歡的藝術家及作品,還可以看到藝術家的創作靈感如何迸發,藝術家如何進行創作等信息。其中,張曉剛的《大家庭》是首次運用裝置與作品結合的方式進行呈現。本次展覽展出的絲網版畫《大家庭2007》,畫面是一張中國過去標準化、程式化的家庭合照,人們統一地穿著黑白灰的中山裝,表情內斂,姿態端莊,性別特徵模糊,呈現出一種冷峻和异化的氣質。裝置將以多變的視覺體驗和音、視頻結合幫助作品完成詮釋。

张晓刚,大家庭2007.jpg

《大家庭》張曉剛

此外,展覽尾廳還將呈現一部二十五分鐘的視頻。三位批評家、九位藝術家從不同角度談論四川油畫與時代的關係。觀衆可以通過這些更直觀的方式,來側面印證墻上畫作中那些不能言說的充沛情感和審美理念。

30日上午,展覽將進行以“歷史·記憶·西南經驗”爲主題的學術研討會。針對普通觀衆、專業學生,藝術愛好者等受衆,四場重磅講座及藝術家對談將在展覽期間呈現。同時,向來廣受好評的成博社教活動緊隨其後,爲展覽量身打造了配套社教活動。兒童油畫基礎課程、青少年臨摹活動……此次的社教活動定會重構青少年兒童對油畫的認識。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