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2019成都「新年文化藝術月」啟動 錦城開啓幸福年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18-12-26

timg (4).jpg

資料圖片(圖據網絡)

【亞洲文旅網訊】從元旦持續到元宵節,從中心城區到鄉鎮村社,從音樂廳電影院到美術館博物館……2019成都「新年文化藝術月」系列活動即將拉開大幕,從2019年2月3日至2月20日(農曆臘月廿九到正月十六),3大板塊9個主題共計超過2000場豐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動將陸續舉辦,在這座城市的街頭巷尾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幸福的「年味」。

持續舉辦成品牌  文化惠民點亮美好新生活  

成都「新年文化藝術月」系列活動,是成都市文廣新局在成都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從2016年開始重點打造的群衆性文化活動品牌,通過統籌全市各級各類優質的文化、藝術資源,在元旦和春節前後集中開展的一場持續時間長、覆蓋範圍廣、內容形式多樣的節慶系列主題活動。目前,該活動已成功舉辦三届,極大的豐富了成都市民節日期間的文化生活,營造了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已經成爲成都市民節日盛宴上一道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

與前三届相比,2019年的成都「新年文化藝術月」系列活動在延續全城同慶、全民共享的基礎上,凸顯新時代、新天府、新征程的時代新聲,用更開闊的文化視野、更高水準的文藝作品、更接地氣的惠民形式來服務大衆,滿足廣大人民群衆對迎接幸福新年的美好願望,提升市民高品質生活,助力推動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據悉,2019成都「新年文化藝術月」系列活動分爲「奮進新時代」新春主體文化活動、「魅力新天府」文化藝術惠民活動、「啓航新征程」系列群衆文化活動3大板塊,通過音樂演藝、民俗鬧春、新春廟會、群衆游園、綠道迎春、優秀劇(節)目展演、文博美術展覽、公益閱讀講座、公益電影展映9個主題在市、縣兩級同時開展。

其中,在區(市)縣開展的包含24項「民俗鬧春」特色群衆文化活動和44項「民俗鬧春」示範文化活動及鄉鎮、街道、社區系列群衆文化活動達千餘場次,不僅豐富了基層群衆文化生活,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也得到持續提升。

本次新年文化藝術月活動周期長,將從今年12月底持續開展到明年3月,其間橫跨元旦、春節、元宵節三大傳統節日,有超過2000場文化惠民活動遍布在成都的東南西北,預計覆蓋人群逾千萬。

2019成都「新年文化藝術月」系列活動依然實行低票價或免費原則,讓廣大市民最大程度最大範圍的享受到文化福利。在此期間,每周三、周日上午,成都市城鄉居民可以憑身份證、老年證、學生證等有效身份證件到指定影院,免費領取公益場次電影票觀影。

timg (3).jpg

資料圖片(圖據網絡)

從音樂廳到街頭  動人音符奏響「國際音樂之都」

每年的「新年文化藝術月」系列活動,音樂都是必不可少的組成元素。在成都如火如荼建設「國際音樂之都」的進程中,2019成都「新年文化藝術月」更是奏響了有史以來的最强音符。

12月28日,位于鳳凰山的成都露天音樂公園將舉辦2018年成都市慰問社會服務業職工專場演出,同時開展街頭藝人表演、送春聯、非遺展示等豐富多彩的迎新春活動,邀請最美街道代表、環衛工人代表、道路管護工人代表、建築工人代表、公交司機代表、地鐵工人代表等各行業代表到現場參加活動。

12月29日,中國交響樂團將在成都城市音樂廳舉辦成都新年音樂會,該場音樂會由著名指揮家湯沐海擔任指揮,演出曲目包括《藍色多瑙河》《卡門組曲》《紅旗頌》等常演不衰的國內外經典交響樂作品。 

與此同時,特侖蘇音樂廳、中國-歐洲中心天府音樂廳也相繼聯動,將先後舉辦多場新年音樂會和新春音樂會,用高品質的音樂體驗,彰顯成都這座「國際音樂之都」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致力于打造國際知名、全國一流童聲合唱品牌的成都童聲合唱團,也將以280人的全陣容震撼亮相,帶來《我們是中國的少年》《送別》《綻放的花朵》《微風吹來》等16首中外名曲,爲高雅的音樂殿堂增添一抹動人的天籟。

美好的音樂不只存在于音樂殿堂裏,延伸到大街小巷的街頭音樂讓我們的城市更有溫度。成都自啓動街頭藝人「持證上崗」以來,備受社會廣泛好評,音樂體驗在這座城市無處不在。本次「新年文化藝術月」期間,將舉辦「成都街頭藝術表演」年度彙報演出,以此表彰優秀街頭藝人,幷進一步提升街頭藝術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影響力。

timg (2).jpg

資料圖片(圖據網絡)

老民俗新玩法  新時代彰顯魅力新天府

武侯祠成都大廟會、成都金沙太陽節、成都詩聖文化節三大傳統節慶活動,以及遍布全城的民俗鬧春活動依舊是2019成都「新年文化藝術月」系列活動的重頭戲。除送春聯、逛廟會、看燈會、品美食等傳統項目外,在舊年俗中感知我們的新時代,成爲這些傳統民俗活動的新亮點。

無論是武侯祠成都大廟會的三國文化主題展、詩聖文化節的「人日」游園活動,還是金沙太陽節上瑪雅文明與古蜀文明的激情碰撞,無不融入「互聯網+」「科技+」「旅游+」的時代元素,在尊重年俗、守住「老規矩」的同時,也把人們在新時代期望的「新年味」釀得更濃。

傳統有了新生命,舊民俗新玩法就成爲市民身邊的新時尚。到博物館美術館看展覽、到劇場影院觀演出、到圖書館文化館聽講座、在家門口體驗非遺……包羅萬象的文化體驗正在成爲成都人最時尚的過節方式。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