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旅網訊】為推進兩岸美術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美術教育發展新方向,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推動兩岸民間交流互動,由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四川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指導,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主辦、旺報承辦。臺灣藝術大學、玄奘大學協辦的川臺美術教育論壇暨當代圖紀學術邀請展在12月24日於臺灣藝術大學盛大開幕。
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常務副主席平志英致辭
濃園董事長楊麗致辭
前臺灣藝術大學校長黃光男教授致辭
臺灣藝術大學名譽藝術學博士李奇茂教授致辭
臺灣藝術大學書畫系教授李宗仁致辭
旺旺集團中時媒體《旺報》社長黃清龍致辭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莊連東主任致辭
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常務副主席平志英在講話中提出,中華民族同發展,文化共識自先行,兩岸文化同根,書畫同源,這次展覽對川臺民間交流、文化交流起到了促進作用,也對兩地美術教育工作者互相學習借鑒提供了平臺,希望兩岸文藝工作者通過展覽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臺灣文化創意經驗豐富,四川在地資源豐富,希望兩地繼續深化在觀光旅遊等領域交流合作,針對教育發展、資源互換、文創產品、創意旅遊、文化貿易等進行實踐性探索。」平志英說。
濃園董事長楊麗在致辭中表示,從藝術語言的交流,到藝術趨勢的研討,再到文化文創產業的交流合作,以宏觀為發端,以精深為宗旨,以藝術為起點,以兩岸文化交流共進為目的。中華文化的傳承是非常厚重的,川臺文藝家作為中華文明的見證者和體會者,應攜手將中華文化用藝術的方式延續下去,進行親人間的相互交流,讓美學藝術得到更好的發展。
互贈伴手禮
兩岸文化藝術交流,乃基於對中華文化的共知共感的美學詮釋,並肩負發揚民族文明的社會價值,尤其在悠久與深厚的民族情感中,如何承先啟後,並積極探索曆史源流與現代社會發展,兩岸有共同的理想與壯大中華文化的責任。
交流會現場及收藏儀式
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常務副主席平志英接受采訪
平志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到,幾屆當代圖紀藝術活動的延續,是川臺文化交流的典範,更是以文化藝術語言說明「文同疇、脈同源」的兩岸關系。教育是文化的組成部分,美育教育又是教育的組成部分,在此希望兩岸文藝家可以充分交流,將中華文化與當代美育教育作為交流的主旨,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淵源中進行討論。
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董事長楊麗接受新華社采訪
「兩岸的文化藝術圈有著長期積累的濃厚情誼,是共同推動藝術創作與文創發展的前提。我們將以共同的文化基因,融匯個性的藝術語言,促進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彼此借鑒經驗,增進情誼,共謀發展。」在採訪中,楊麗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