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默克爾3日宣布,德聯邦政府決定將其用于改善各地城市空氣質量的資金從此前的10億歐元增加至15億歐元。
默克爾當天在柏林與各州代表圍繞城市空氣質量議題舉行了會談。會談結束後,默克爾宣布了上述決定。她表示,除將去年宣布的10億歐元“清潔空氣應急計劃”資金增加至15億外,德國聯邦政府還將支出約4.3億歐元,用于推動地方層面實施汽車硬件升級。
自從2015年德國汽車廠商曝出“尾氣門”事件以來,柴油車的存廢在德國持續成為熱門話題。截至目前,包括首都柏林和經濟發達的漢堡、科隆等城市行政法院都在裁決中要求未來在部分路段實施柴油車禁行。盡管離正式實施仍有一段時日,但由于德國汽車巨頭和工會等已對“一刀切”的禁柴令表達了強烈反對,德國政府推出的前述方案被外界解讀為試圖在環保和各方利益之間尋求折中。
截至目前,圍繞這一議題,默克爾已邀請地方各州代表在柏林舉行了三次會議。德國政府在文告中表示,3日會議的焦點是如何解決“一方面需要可持續地改善空氣質量,另一方面要確保公民出行便利”這一挑戰。德國政府稱,聯邦和地方的共同目標是控制污染極限值,同時盡可能地避免最終實施“禁柴令”。
默克爾3日當天表示,政府正在高負荷地落實汽車硬件升級所需的先決條件。德國聯邦交通部長朔伊爾則更為直接地表示,聯邦政府正在用一切手段避免“禁柴”成為現實,並給予地方巨大的支持,“我們的目標是,既要避免禁行,也要提供解決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標,德國聯邦政府去年推出了“清潔空氣應急計劃”,其旨在從2017年至2020年間通過資助城市電動交通、交通係統數字化、柴油公交車改造等措施改善城市空氣質量。
德國政府表示,上述計劃加上此前已開展的汽車軟件升級兩方面措施實施以來,德國出現空氣質量“爆表”(突破污染極限值)的城市數已從2016年的90個下降至2017年的65個。(記者 彭大偉)
(原標題:德國政府將投入15億歐元以改善城市空氣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