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客戶如今都會選擇在農行超級櫃枱自助辦理業務,以前需要20分鐘辦理的個人開卡業務,在超級櫃枱僅需要3分鐘。 馬琳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出門忘帶銀行卡又要用現金怎麼辦?這種尷尬將被農行刷臉取款的黑科技化解,只要站在支持刷臉取現的ATM機面前,用戶就可以實現無卡取現金了。記者近日在農行調研採訪時發現,像這樣的高科技超級櫃枱已經在農行主要網點普及。
農行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超級櫃枱可以處理九成的非現金業務,極大縮短了客戶排隊時間,以前需要20分鐘辦理的個人開卡業務,在超級櫃枱僅需要3分鐘。
刷臉取款安全嗎?記者帶着疑問體驗了一下刷臉取款。在農行上海分行長寧定西路支行外的ATM機上,記者點擊進入刷臉取款後,按照程序指引看一眼攝像頭,再輸入手機號、取款金額、密碼後,現金就被「吐」了出來。
多環節降風險 每日限取3000元
短短30秒的刷臉時間看似很短,其實後台系統已經完成了人臉識別以及與身份證照片比對等多個環節,確認一致性後,自動取款機才會進入個人賬戶的取款程序。為降低安全風險,目前ATM刷臉取款系統限定用戶每日取款累計不能超過3,000元人民幣。
刷臉取款僅僅是農行打造智慧銀行的一個方面,農行還變革了櫃枱業務,在網點大量啟動了超級櫃枱。在農行上海分行普陀支行營業部,記者發現這裡並沒有像香港銀行那樣排起長龍,客戶都很從容地在超級櫃枱前辦理業務,為了方便老人辦理,農行還專門派了客戶經理予以現場指導。
京滬三中心存儲數據保安全
該網點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農行上海分行有超過400個智慧網點都設立了至少一台超級櫃枱,普及率達八成以上。農行上述黑科技的實現,依託的是其大數據中心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
農行上海數據中心總經理涂曉軍告訴記者,大數據中心連接了農行逾2.3萬個網點,所有交易數據都會傳回這裡存儲。為了確保數據安全,目前農行採取了上海和北京兩地三中心的數據存儲模式。
涂曉軍透露,為了迎戰「雙十一」峰值,今年9月數據中心專門做了測試,關閉了上海數據中心主機,直接切換到1,200公里外的北京載備中心由北京主機接管運營,切換只花了幾分鐘,客戶幾乎感覺不到,運行三個多小時候又從北京切換回上海。這種數據切換在內地銀行業尚屬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