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旅網訊】據《華爾街日報》、《日經新聞》報道:日本本次修訂外勞法案,第二戰後第一次允許接受「單純勞動者」即體力勞動者進入日本勞工市場。在此前,日本透過外國技能實習生計劃招來不少廉價勞動力,其權益也經常受到侵犯。本次勞工修正案是否能保障外籍勞工權益尚為未知之數。
「外國人技能實習制度」發軔於1993年,宣稱是為了「將我國(日本)所培養的技能、技術或知識,轉移至開發中地區,培養當地經濟發展人才,推行國際合作」。
但實際上,日本用該計劃來填補一些日本人不願從事的髒、累、險工作。實習生制度有五年年限,加上不能任意選擇僱主,也符合企業主「低薪聘用、無跳槽之虞」的心理期望。
大部分透過這樣的制度來日工作的外籍實習生,有半數是在員工1至9人的公司任職,八成的比例是在員工數49人以下的中小企業打工。這些企業根本沒有任何對人才的「栽培」。
此外,外籍實習生經常從事與自身技能無關的工作,生活條件惡劣。曾有中國來的「實習生」本職是修空調,卻在日本茨城縣鄉下「實習」種田。
本次的外勞修正案要求外國人的薪資不得低於從事同樣工作的日本人,並且要求僱主為勞工提供包括住房、語言訓練在內的福利,但這勢必會為企業帶來不少負擔,恐最終結果又將背離解決勞力短缺、推動社會經濟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