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迎來通車後首個周末,有出入境旅客在香港旅檢大樓外拍照留影。 中通社
港口岸6.7萬人次出入境 「金巴」服務供不應求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港珠澳大橋自上周三正式開通後,前日周六人流量已升至近5.9萬人次。昨天是大橋通車首個周日,使用大橋香港口岸的人次再創新高,入境事務處表示,截至昨晚8時,經香港口岸入境旅客有32,502人次,出境有34,435人次,即近6.7萬人次。港珠澳三地均有不少市民及旅行團利用大橋往來三地,俗稱「金巴」的口岸穿梭巴士及跨境直通巴士服務供不應求,三地口岸晚上均大排長龍,甚至有近千人排隊情況。
昨天是港珠澳大橋開通以來首個周日,截至中午12時,大橋收費站總車流為889車次,當中423車次為往香港方向,其餘466車次為往珠澳方向。
人流方面,截至下午4時,香港口岸出入境旅客有逾4萬人次,截至晚上8時,更進一步升至近6.7萬人次。
達至每日5萬至7萬人次估算
其實前日周六香港口岸已有26,804人次入境,31,906人次出境,共58,710人次使用,車次則有2,700,均屬開通以來最多。客量更首次達到政府於2008年指通車首年每日有5萬至7萬人次使用的估算。
昨日傍晚在香港口岸,有達2,000人排隊輪候「金巴」前往澳門或珠海,警員需到場架起鐵欄和膠帶,分隔人流並維持秩序。日間亦有大批旅行團或個人遊旅客抵港,令售賣前往市區巴士車票的櫃位大排長龍,巴士公司職員需持「大聲公」維持現場秩序。
直通巴脫班 延誤兩句鐘
澳門口岸巴士站亦人山人海,有港人準備從澳門回港,但指即使當地加強口岸穿梭巴士服務,仍有近千人等候,花了超過1小時才上到「金巴」,比坐車時間更長,表明以後寧願坐船。直通巴士亦出現脫班,有旅客在澳門酒店等候直通巴士回港,延誤近兩小時才有車抵達。
珠海口岸方面,除旅行團外,還有大批旅客輪候,停車處水洩不通。由於不少港人或遊客未能透過電子支付購買車票,需到櫃枱用現金購買,程序費時,就算設有自助售票機亦幫助不大。就算已買票,在巴士站亦需繼續與幾百人一起排隊等車。
來自珠海的旅客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她們昨晨8時已到達珠海口岸,但因過境人流太多,等候「金巴」逾一小時,有小孩因等太久而哭起來。她們希望假日可以加開穿梭巴士班次,以疏導旅客。
(原標題:通車首個周日 大橋人流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