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3,300名泳手渡海泳,人數為歷年之冠。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逾3300人維港泳冠歷年 80人游不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珈琋、顏晉傑)一年一度的維港渡海泳昨日舉行,今年繼續重返昔日經典賽道,由尖沙咀游至灣仔,盛況更勝舊年。大會指,今年共有超過3,300名泳手參賽,人數為歷年之冠,惟不少健兒賽後反映,昨日海面甚為大浪,較往年吃力。維港大浪影響完成率,約80人無法於時限內完成優悠組比賽,大會鼓勵選手明年加強訓練,再接再厲。
維港渡海泳於1906年首辦,至1978年暫別香江。自2011年復辦以來,一直以鯉魚門三家村公眾碼頭為起點,終點為鰂魚涌公園公眾碼頭。隨着維港水質改善,渡海泳去年起重返昔日經典賽道,今年繼續秉承傳統,由尖沙咀公眾碼頭游至灣仔金紫荊廣場公眾碼頭,橫跨維港兩岸,全程約1,000米。
台健兒讚維港水質好
昨早天氣清涼,大約7時多已有市民在終點「霸靚位」,等候一眾選手「凱旋而歸」,氣氛頗為熱鬧。競賽組賽事於8時左右揭開戰幔,率先登場的為國際組及青少年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及其餘嘉賓鳴槍一響,近200名選手們一鼓作氣向前衝,維港隨即泛起片片浪花。來自台灣地區的選手卓承齊以10分45秒的佳績,成為最先抵達終點的選手。今年19歲的卓承齊首次來港參加渡海泳比賽,他讚揚維港的水質不俗,可惜昨日風浪比較大,天氣亦是陰天,故對選手而言有點寒冷及辛苦。
香港代表有今年就讀中四的陳鎡樵,他以11分59秒的成績奪得男子青年組的季軍。第三次參加渡海泳的他提到,由尖沙咀出發的新路線垃圾較少,水質良好,但今年的浪明顯較去年大,「所以辛苦很多。」他又提到,開始時太多選手擠在同一個地方出發,少不免出現肢體上的碰撞,希望主辦方考慮取消合併組別一同比賽的安排。
風浪未有影響一眾選手的興致,緊接舉行的優悠組賽事近3,000人參加,選手們攜同安全浮泡分批下水,不求速度,志在參與。該組選手中有不少熟悉的身影,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連續第二年參加優悠組賽事,他在賽後亦提到今年維港十分大浪,「真的拋得很誇張,我數不到自己喝了多少口(海水)。」不過,他表示能夠游畢全程十分開心。
港隊:優悠組都有些吃力
立法會議員鄭泳舜今年首次參賽,他指活動對自己而言是一大挑戰,昨日海面風浪頗大,高興可以完成全程,又形容渡海泳是別具意義的活動。港隊一眾代表亦有參賽,其中的歐鎧淳指出游海與泳池的分別在於變幻莫測,認為昨日較大浪,「優悠組都覺得有些吃力。」
維港泳2018籌備委員會主席、香港業餘游泳總會義務秘書趙展鴻指,今年維港渡海泳吸引3,358人參加,數目為歷年最多,活動整體運作順利,約20人出現輕微抽筋及受傷,毋須送院治理。不過天公不作美,趙展鴻表示由於昨日吹強度達4級至5級的大東風,令海面相對大浪,「水流的影響對選手而言較辛苦。」
他續指,部分選手甫下水已被水流沖往東面,偏離預設的賽道,最終約80名優悠組參加者因超時而無法完成比賽。對比去年僅3名選手無法完成比賽,今年的整體完成率明顯下跌。他坦言,希望每一名選手均可完成比賽,惟天氣因素無法控制,鼓勵選手明年加強訓練再參賽。他又指,大會將檢討比賽的節奏,視乎情況考慮會否增加明年的參賽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