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中國電影展」回顧合拍片成長

来源:大公報    发布时间:2018-10-19

20181019031702494.jpg

圖:陳一奇(左起)、蕭桂雲、李美嫦、李前寬、劉江華、趙濤、朱挺、馬逢國、余倫等嘉賓出席開幕禮/ 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大公報訊】記者徐小惠、王豐鈴報道:「中國內地電影展─合拍電影回顧2018」昨晚在香港大會堂舉行開幕禮,選映十二部內地和香港、中外合作的影片,梳理內地合拍片的發展軌跡。

揭幕映《時間去哪兒了》

是次活動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和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合辦,銀都機構有限公司、南方影業有限公司及中國電影基金會協辦。

參加開幕禮的主禮嘉賓有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中聯辦宣傳文體部副部長朱挺、中國電影代表團團長李前寬、康文署署長李美嫦、香港電影發展局主席馬逢國、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理事長余倫、銀都機構有限公司總裁陳一奇、著名導演蕭桂雲。開幕電影《時間去哪兒了》女主角趙濤亦出席現場觀禮,並在開幕禮結束後現身《時間去哪兒了》的映前見面會。

劉江華致辭時表示,近年來中國電影的水準與票房都不斷攀升,是次精選了十二部合作電影,讓觀眾在欣賞電影之餘,了解各地不同的文化。

隨着中國電影市場的迅猛發展,合拍片佔據重要地位,陳一奇現場總結說:「除前年以外,近年中國電影產業的規模每年以超過百分之三十的速度增長,今年更是超過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他更講到,近年來合拍片以不到百分之十的數量佔比,取得了總票房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佔據內地電影市場的半壁江山。而香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始開合拍片之先河,此後二十多個國家地區亦加入合拍片大潮,是次影展梳理合拍片的發展軌跡,呈現到觀眾面前。

合拍片聯繫中國與世界

李前寬發言說,「合拍片傳達中國故事,體現中華文化精髓與理念,把中國與世界聯結在一起。」而這樣的資源整合又促進了電影業的繁榮,他說:「去年內地票房前十名的電影中,有四部是合拍片。內地與香港的電影優勢疊加會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香港與內地的合作是國產電影發展繁榮的重要的元素與力量。」他從自身的見證與感受出發,認為在內地與香港電影同仁攜手共進下,兩地電影都將更加多彩,更顯生命力。

作為開幕電影,《時間去哪兒了》是首部由「金磚五國」導演共同合作的短片組合而成,以不同角度表達對時間的觀感。中國單元影片是賈樟柯導演的《逢春》,聚焦內地「二胎」政策。

趙濤接受大公報記者訪問時笑言,最近時常聽到大家聊起這個話題:「生養二胎讓一個家庭煥發生命力,同時也面臨很多現實問題,例如小孩由誰來帶,所以片子裏有很多幽默的情節。」

在趙濤看來,影片從「二胎」話題切入,其實在談時間的兩面性,時間既能加深情感,也可能讓感情變淡。故事發生在擁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平遙古城,趙濤認為,平遙給人帶來的空間感是特別的,傳統的建築與現代人的生活狀態結合,十分有趣。趙濤也憑《江湖兒女》入圍今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其他參展電影還包括:中日合作《一盤沒有下完的棋》,中意英合作《末代皇帝》,內地與香港合作《紅玫瑰白玫瑰》、《周漁的火車》、《唐山大地震》,中法合作《夜鶯》、《狼圖騰》,中韓合作《重返20歲》和《分手合約》,中越合作《河內,河內》,中美合作《夏威夷之戀》。  

選映電影即日起至十一月三十日分別在香港大會堂劇院、香港太空館演講廳和香港科學館演講廳放映。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發售。詳情可電二七三四二九○○或瀏覽網址www.lcsd.gov.hk,搜尋「合拍電影回顧2018」。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