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旅網訊】面對「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契機,中國動漫如何更好「走出去」?10月11日—13日,2018動漫産業「走出去」合作論壇暨中阿動漫合作論壇在江蘇南京舉行。與會專家代表一致認爲,中國動漫「走出去」的關鍵是:用國際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近年來,中國動漫「走出去」取得良好進展。《西游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等多部中國動畫電影在海外公映,中緬合作的《中國動漫》欄目開播,《熊猫和小鼹鼠》《孔小西與哈基姆》等合拍電視動畫作品受到歡迎。數據顯示,中國動漫游戲企業已與「一帶一路」沿綫50多個國家的電視臺或企業機構在創意研發、生産製作、發行播出、投融資等方面展開合作。
作爲國際通用語言,動漫具有經濟和文化的雙重屬性。「中國動漫走出去,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拓展國際合作,可謂正逢其時。」中國動漫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庹祖海表示,中國動漫「走出去」,要注意把中國文化精神與國際接受習慣進行對接;把中國産品與國際運營模式進行對接;把中國要素與國際市場需求進行對接。
隨著近年來經濟、文化、科技的飛速發展,中國動漫的製作水準已大幅提高。奧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辦主任姜聰認爲,中國動漫「走出去」,技術上的製作水準已沒有問題,瓶頸主要在內容製作,即講故事的能力需要提升。「要以符合受衆習慣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才能讓對象國受衆喜愛和接受。」
廣西人民廣播電臺副台長鄭葵則結合台裏向東南亞出口的《白頭葉猴之嘉猴壯壯》,談了如何講好中國故事。「一般來說,受衆國都會對輸入動漫提出要求,既要向孩子們傳遞積極向上的精神,又要能從中學到知識。」 鄭葵說,根據這一要求,台裏選擇了我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頭葉猴爲創作對象,傳遞了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珍惜生命的理念。講述的是中國野生動物,傳遞的是全人類關注自然、關注環境的共同話題。
《中華小子》是中國動漫「走出去」的成功案例之一。這部由上海今日動畫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的動畫片,是我國第一部幾乎全部用海外資金拍攝的原創動畫片,講述了少林寺3個俗家少年弟子斬妖除魔的故事。
上海今日動畫董事長張天曉表示,《中華小子》之所以能够成功,關鍵在于8個字:“中國原創,國際市場”。「這部動畫片既有中國特色的藝術風格,又從全球視角講述東方文化,展現了東方故事中的哲學理念。」他說,中國動漫「走出去」之前,必須瞭解中國市場與世界市場的差异,先認識世界,才能走進世界。
此次論壇經文化和旅游部批准,由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江寧區委宣傳部、中國動漫集團聯合主辦。統計顯示,南京江寧區2017年文化産業營業收入近360億元,文化産業項目投入50多億元,各類文化企業總數超5000家,位居江蘇全省和南京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