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2億年前中國始喙龜首公開

来源:大公報    发布时间:2018-10-10

20181010031748580.jpg

圖:距今2.28億年的中國始喙龜化石大公報記者張帥攝

【大公報訊】記者張帥海南報道: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國內外研究團隊發現的全新原始龜類化石「中國始喙龜」,日前在海南三亞首次與公眾見面。專家介紹,中國始喙龜在距今2.28億年的古老地層中發現,集多種原始特徵、進步特徵和過渡特徵於一身,填補了世界龜類演化研究「缺失的一環」,該研究8月份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

研究團隊在產於貴州關嶺的化石中,發現了一個原始龜類新標本,該原始龜類體長超過2米,是已知最早出現「喙」的原始龜類。專家介紹,達爾文進化理論認為生物演化過程是「漸變」的,但因此前龜類的身體模式特徵缺少過渡環節,其「缺失一環」在於,龜類的口中沒有牙齒,而是像鳥類一樣長有角質喙,這些特徵似乎是在大約2億年以前「突然出現」的,古生物學界一直無法在化石上觀察到其演化軌跡,此次公開的中國始喙龜化石出現於三疊紀晚期海相地層中,雖是最早的有喙的龜類,但其上、下頜的後部仍保留有牙齒,呈現出龜類早期演化過程中「牙齒退化,角質喙產生」的過渡狀態。此外,雖肋骨已開始加寬但背甲和腹甲均未形成,顯示了龜類演化初期的高度複雜性。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推薦閱讀

  • 中科院核所90餘員工離職後續:中科鳳麟刪除創建人吳宜燦資料

    目前,有關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下稱“中科院核所”)90餘人集體離職的事件仍在發酵。身陷諸多傳聞的中科鳳麟公司官網目前刪除了團隊創建人,同時也是中科院核所所長吳宜燦的相關資料。

    亞洲文旅網 2020-07-24

  • 首進中科院 港青學AI

    中國科學院─香港青年實習計劃啟動儀式昨日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舉行。22名來自香港各大高校的青年學生將零距離接觸中國最高水平的智能科學前沿技術

    香港文匯報 2018-06-21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