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內地與港澳文化產業合作論壇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合作論壇深圳舉行。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望賢 攝
辦項目對接青年交流等活動 為文化機構企業搭合作平台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望賢 深圳報道)第十四屆文博會正在深圳舉行,首屆內地與港澳文化產業合作論壇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合作論壇於昨日在文博會主會場深圳會展中心舉辦。論壇以「數字時代內地與港澳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徑」為主題,舉辦包括主題論壇、合作項目對接、青年交流等活動,旨在為內地與港澳、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機構和企業深化合作搭建平台,推動內地與港澳文化共融發展。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項兆倫,香港中聯辦副主任楊健,澳門中聯辦秘書長王新東,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李貽偉,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粵港澳大灣區9城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內地與港澳文化官員、機構和企業代表300餘人出席活動。楊健和劉江華在論壇期間前往文博會香港館等展館參觀。
項兆倫倡多樣方式合作
項兆倫表示,伴隨着我國改革開放偉大實踐,內地與港澳及粵港澳的文化交流和文化產業合作取得了矚目的進展和成就,港澳文化機構和文化企業為內地的改革開放和文化事業發展作出了貢獻,也分享了整個國家經濟和文化發展繁榮的成果。
當前,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迅速發展,為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新業態的形成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可能和更大的空間。需要有更加敏銳的眼光,更加開闊的視野,用好科技進步創造的條件,以更加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更加廣泛和深入的交流與合作。
舉辦內地與港澳文化產業合作論壇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合作論壇,旨在為內地與港澳,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機構和文化企業搭建一個分享經驗,深化務實合作的交流平台。希望大家通過這個平台努力提高文化產品的原創力,提高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度,提高文化為社會服務的有效性,讓中華文化不斷煥發新的時代風采。
劉江華盼項目走向海外
劉江華表示,這個論壇是第一次舉辦,為香港和內地的文化藝術創意的朋友搭建一個交流的平台,探討未來合作的空間。 2018年是香港跟內地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都會在今年通車,大灣區的面貌將會大大改變,門已經開了,路已經通了,為兩地的文化人和廣大的民眾一定帶來更多的交往,這是大勢所趨。
為配合這個發展,香港政府已經預留了未來5年的基金,大力支持香港藝團到大灣區的城市演出和進行文化交流,除了財政的支援之外,康文署也會與大灣區各文化場地洽談,介紹香港文化藝術創意的節目,期盼有更多的兩地合作的項目一起走到海外,讓大灣區動起來。
據悉,論壇期間,項兆倫和劉江華舉行了工作會談,就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文化交流合作,支持香港同胞、特別是青少年人才參與國家文化產業發展、非遺保護和國際文化交流等議題深入探討。劉江華接受記者訪問時透露,與項兆倫交流時談到把香港的設計師和國家一些非遺項目配搭在一起,以新的手法展現傳統文化。
分論壇促三地資源對接
當天下午,兩場分別以「粵港澳大灣區舞台藝術新起點」、「創意設計與現代生活」為題的分論壇同時舉辦,與會機構和企業代表就內地與港澳、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內舞台藝術、創意設計領域交流合作進行了經驗分享、資源對接。
作為本次論壇配套活動,「2018內地與港澳青年文化創意產業交流營」於5月9日至12日在深圳舉辦。交流營以「傳統與現代融合,大灣區設計圈新起點」為主題,由「香港青年新創見」、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組織的40名港澳文化創意設計領域青年代表,與10位文化和旅遊部文化產業司支持的「文化產業創意人才扶持計劃」入庫成員共同參訪深圳文化產業園區,觀摩深圳文博會,開展項目路演、主題沙龍、座談交流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