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 王蒙文學藝術館慶建館四周年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18-09-28

爲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師生的文化自信。9月26日,在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王蒙文學藝術館建館四周年之際,該校聯合中央文史研究館、四川省文史研究館共同主辦“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爲”——王蒙文學藝術館建館四周年美術作品展及系列活動。

合影留念.jpg

建館四周年 群英薈萃共襄盛舉

原文化部部長、作家王蒙,文化部辦公廳王蒙秘書張彬、中央文史研究館文史司司長耿識博,中國文聯民間文藝家協會原黨組書記羅揚,《飛天》雜志原主編陳德宏,中國作家協會《民族文學》雜志社編審徐冉,中國作家出版社人力資源部主任王璐,省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黨組書記蔡競,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長何天谷,省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辦公室主任張維,省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文史處處長伍文,四川大學教授周嘯天,綿陽市文聯副主席楊榮宏,四川文化藝術學院董事長兼校長龔珍旭,董事會秘書長李長貴等領導出席活動,共襄盛舉。

上午10點,王蒙文學藝術館建館四周活動在四川文化藝術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國際交響樂團激昂的演奏中正式拉開帷幕。蔡競在活動中發言,他講述了王蒙文學藝術館剛開館的往事,表示四年來王蒙文學藝術館不但成爲了文化發展中的“靶子”,而且成爲了綿陽乃至全國文學藝術界集中展示的平臺,對四川地方的文化建設作出了極大貢獻。他說到,中華文化博大精、源遠流長,詩書畫意是其中的重要載體。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館全體館員集中篩選出82幅傳統書畫作品在王蒙文學藝術館建館四周年進行展出,一方面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的點滴收穫,另一方面也是以實際行動落實王蒙先生的文化建設思想,爲地方文化藝術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四川文化藝術學院今後繼續加强組織領導,强化投入力度,進一步彙聚全國文化與所有熱心于文化事業的作家、學者、藝術家同心協力、開拓進取、共創輝煌,爲四川文化强省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全体演职人员与王蒙先生合影.jpg

“物質的資源是有限的,只有文化的資源是無限的,一個民族最大的資源就是文化。”羅揚在活動中說到,最能打動人心的是文化,“大學之大,非大樓之大,在大師之大。”早些年,因爲工作的原因,和王蒙先生有過接觸。作爲一個文人的風骨,作爲一個作家的風趣,作爲一個大師的風範,我們可以在先生身上學到像孟子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豪邁氣概。學到如張載“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的博大胸懷。他表示,同學們不管是從什麽地方聚集到這所富有文化底蘊的學校來,只要刻苦學習,不斷努力,就會達到“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副校長王成璋代表學校及董事長兼校長龔珍旭歡迎大家的到來,幷感謝王蒙先生和各位嘉賓對四川文化藝術學院長期以來的關愛、關心和支持。他表示,王蒙文化藝術館建館四年來,受到了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師生員工的熱情愛戴,受到了綿陽本市藝術家及市民的熱情關心。學校始終堅持王蒙文學藝術館的獨立自信,爲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的發展、教學和研究服務,爲綿陽本市廣大藝術家和人民群衆服務。現如今,王蒙文學藝術館已成爲學校發展和學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已經成爲綿陽市公共文化服務組成的重要部分。青山未老,王蒙先生的文學與人生陳列已經成爲我校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先生的樂觀堅持和智慧一直打動和影響著全校師生,成爲全體師生學習的榜樣。

音乐舞蹈学院国际交响乐团为活动拉响序曲.jpg

春風桃李 新天地結豐碩果

9月25日,早在開幕前一天,王蒙先生便來到了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在相關工作人員的陪同下,王蒙先生來到梓潼參觀了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應用型轉型試點示範教學區(梓潼校區),在國際交流中心與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副校長、梓潼校區管委會主任王少剛等進行了交流。交流中,王少剛對梓潼校區總體規劃,發展思路進行了詳細介紹,著重介紹了無圍墻教學與讀書小鎮的特色教學模式。 

王蒙先生作爲當代的著名作家、文人學者,長期以來對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廣大學子的讀書情况格外關心,當他瞭解到該校處處都是讀書角落時感到甚是欣慰。起身提筆:“春風桃李”四字贈予梓潼校區,表達對四川文化藝術學院蓬勃發展的美好祝願。

王蒙先生留字—春风桃李.jpg

文史丹青 扎根生活書寫偉大時代

此次王蒙文學藝術館建館四周年美術作品展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爲“文史丹青——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書畫作品展”,第二部分爲“畫裏有話——彭長征寫意王蒙文句展”。“文史丹青”展覽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與四川文化藝術學院聯袂主辦,以慶賀王蒙文學藝術館建館4周年,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69周歲華誕。共展出82件書畫印藝術作品,系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館60餘位館員、特約館員的代表作,是當代藝術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書寫偉大時代,謳歌党、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他們的作品或雄奇瑰麗,或妖嬈多姿,或呼之欲出,或銘刻入骨,既有千岩萬壑、大漠孤烟、長河落日等激蕩心弦的壯闊布局,又有曲徑通幽、小橋流水、鳥語花香的恬靜之美,表達了藝術家們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無限眷戀,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無比熱愛,生動而真實地說明他們“心中有人民,筆下有情懷”。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此展還是對其的一次隆重獻禮,其中多幅作品體現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反映了中國人民生活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展現了新時代中國人民的嶄新風貌,弘揚了愛國主義的時代主旋律,讓人們真切感受到偉大祖國正在更加接近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

畫裏有話 逸態風趣領會字間哲理

“畫裏有話”展覽特邀請漫畫家彭長征先生根據王蒙先生的箴言配上饒有趣味的漫畫,創作了此次展覽的80幅作品。王蒙先生著作中一些充滿思想和幽默的句子,曾由48位書法名家創作《吉光片羽---書法家寫王蒙文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幷結集出版。這些簡煉却思想豐富的句子,有的新鮮;有的深刻;有的淡雅;有的玄奇,將點滴哲理包含其中,給人啓迪,廣受歡迎。文字是“虛”的,漫畫是“實”的,虛實相形,妙趣橫生。用漫畫這種“輕描淡寫”的方式來表達對哲理的理解、感受和表達,在現場看來真是一個有趣的事情。

展覽展示的80幅水墨漫畫是漫畫家向作家、學者王蒙先生的致敬,也是一位漫畫家創作上的堅持。同時,王蒙文學藝術館也將選出其中10件作品永久收藏。世界上已流行了各式各樣的聰明,却永遠用一種方式笑,在讀漫畫的笑聲中,尋找真理,學習智慧,揚弃醜惡。

王蒙先生参观作品展2.jpg

青春萬歲 尷尬風流欣賞人生百態

當天下午3點,王蒙文學藝術館聯合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傳媒學院在多功能廳共同舉辦了青春萬歲詩文朗誦會,朗誦會共分爲兩章,第一章內容選自王蒙先生著作——《尷尬風流》中的片段,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傳媒學院的教師將部分富有哲理內容改編成爲情景劇,將故事性、趣味性强的內容以說書人的形式來展示給觀眾,讓觀眾在輕鬆愉悅的演出中體會王蒙先生在文字中所體現的智慧與哲理。第二章爲李白故里詩情,朗誦的詩歌均爲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的館員創作,這些都是他們在游歷綿陽和江油時有感而發創作的古體詩,詩歌飽含對李白和對于綿州大地的深深的情感,是他們致敬李白,致敬文學的重要體現。朗誦會同時還會邀請王蒙先生及四川大學周嘯天教授上臺朗誦他們的詩文,讓大家在領略大家風采的同時,看到他們對于詩歌的獨特理解。

詩文朗誦會的朗誦者和演員均是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傳媒學院的師生,既是該學院教育教學成果的重要展示,也是王蒙文學藝術館服務于教學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與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共同支持和服務于地方文化建設、宣揚和展示綿陽本土文化的重要舉措。

朗誦會上,王蒙先生上臺與大家互動。他對情景劇作出指導意見,幷指出所有的故事都是好的故事,因爲人生的經歷中會經歷許多各種各樣的事。其中有成功也有失敗,有得意也有丟臉,有悲哀也有快樂。故事本身就是人生,故事本身就給人一種啓發,讓人欣賞人生之百態,讓人欣賞人生多種多樣的經驗。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