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旅網訊】科學家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一處養羊戶後院,發現迄今已知最古老的鱷魚蛋殼化石,年代可追溯至5500萬年前。研究推測,這些蛋殼屬於一種已滅絕的“馬氏鱷亞科”鱷魚,牠們可能像豹一樣潛伏樹上,伺機伏擊獵物。此發現為理解古澳大利亞生態系統及鱷魚演化提供了關鍵線索。
5500萬年前蛋殼出土:藏在養羊戶後院的史前寶藏
英國廣播公司(BBC)12日報道,這批珍貴化石出土於昆士蘭州一處私人牧場,由養羊戶後院的土地中發現。相關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古脊椎動物學期刊》(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經鑑定,蛋殼屬於已滅絕的“馬氏鱷亞科”(Mekosuchinae,又稱梅科鱷亞科)鱷魚,該物種曾棲息於澳大利亞內陸水域——彼時澳大利亞大陸仍與南極洲、南美洲相連,生態環境與今日大相逕庭。
習性推測:會爬樹的“森林獵手”
研究共同執筆人、新南威爾斯大學古生物學家阿契爾(Michael Archer)表示,這種鱷魚可能具備“爬樹伏擊”的習性。“雖然‘鱷魚從天而降’聽起來離奇,但部分鱷魚或許如豹一般,能潛伏樹上,趁獵物不備一躍而下。”他推測,這類鱷魚體長可達約500厘米,在5500萬年前的澳大利亞極為普遍。
相比之下,現代鹹水鱷與淡水鱷約於380萬年前才抵達澳大利亞,與這種史前鱷魚並無直接親緣關係。阿契爾強調:“這的確是個有趣的觀念,但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有些鱷魚確實曾是陸地森林中的獵手。”

現在的鱷魚。新華社資料圖片。
研究歷程:數十年等待與跨國協作
事實上,這些蛋殼早在數十年前便已出土,卻因技術限制遲未完成分析。直到近期,西班牙科學家加入研究團隊,才通過先進技術釐清其年代與物種歸屬。阿契爾回憶,團隊自1980年代初期便在昆士蘭州莫寧頓一處土坑持續挖掘。莫寧頓位於布里斯班西北約270公里,是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化石遺址之一,遠古時期曾被茂密森林覆蓋。
“1983年,我們把車停在路邊,帶著鏟子敲響養羊戶的門,詢問能否在其後院挖掘。”阿契爾笑稱,當時聽養羊戶說土地下可能藏有史前寶藏,且當地已有龜殼化石出土。他沒想到養羊戶竟然爽快地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他們的慷慨讓我們得以開啟這場跨越數十年的考古之旅。”阿契爾道。
未來展望:更多驚喜待發掘
除了此次的5500萬年前蛋殼,科學家此前已在昆士蘭州另一處地層(約2500萬年前)發現較年輕的馬氏鱷亞科鱷魚化石。阿契爾表示:“自1983年以來,我們在這裡找到了許多驚人的動物化石。顯然,只要繼續挖掘,還會有更多秘密被揭開。”
報道指出,這項發現不僅改寫了對人類史前鱷魚習性的認知,更為研究澳大利亞大陸漂移過程中的生態演變,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證據。隨著更多化石的出土,科學家或能拼湊出更完整的古澳大利亞生物鏈,揭秘這些“會爬樹的鱷魚”如何在獨特的環境中生存與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