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洲文旅網訊】11月7—9日,由江西省漢代文化研究中心、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主辦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墓考古發掘成果公布十周年暨漢代區域文化學術研討會」在江西南昌召開,集中展示了海昏侯國考古發掘成果公布十周年以來國內漢代區域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為遺址的後續研究注入了新動能,也為漢代大遺址「考古先行」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提供了科學範式。
2015年,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的考古發掘,以其規模宏大、內涵豐富的出土文物,揭開了西漢列侯制度與物質文化的神秘面紗,引起了學界與社會的廣泛關注。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黨工委書記夏清平在致辭時表示,在國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全面勘探、系統發掘海昏侯國遺址,為研究西漢侯國歷史提供了最典型的「考古樣本」,榮獲中國考古獎項大滿貫。我們大力推進文物保護修復,讓385件漆木器、207件金屬器、501支竹簡等珍貴文物重煥光彩。我們大力推進學術研究,立項21項國家及省市課題,出版《海昏藏美》等8本學術著作及科普讀物,取得「最早《齊論語》」「最早炒鋼醫用毫針」「最早蒸餾酒器」等一批「海昏之最」成果,填補學術空白。
徐衛民:海昏侯墓沒有逾制 最大可能體現劉賀身份
與會學者聚焦於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研究、漢代歷史文化研究及漢代區域文化研究的前沿,分享各自最新研究成果,深入研討。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原副會長徐衛民表示,不論是從海昏侯墓單個來看,還是與其它墓相比較來看,其厚葬的表現都是非常明顯的。正因為如此,學界才有海昏侯墓逾制之說。我們支持海昏侯墓沒有逾制的觀點,墓主劉賀是史上唯一帝王侯,「是在不違反喪葬等級制度下最大可能體現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財富」。
海昏侯墓的厚葬體現在陵園設施、墓葬規模和隨葬品上。陵園設施上,海昏侯墓園佔地約4.6萬平方米,東門和北門外疑有雙闕,墓園內有2座主墓、7座附葬墓、一座車馬坑以及道路和排水遺存。主墓M1和M2共用的禮制性高台建築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陪葬的車馬坑內埋有木質彩繪車5輛、馬匹20匹。
墓葬規模上,M1封土高約7米,呈覆斗形。墓葬平面呈「甲」字形,總面積約400平方米。槨室由主槨室、過道、迴廊形藏槨、甬道和車馬庫構成。隨葬品上,清理遺物1萬餘件(套),有金器、青銅器、鐵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編器、草編器、紡織品和竹簡、木牘等。
雲夢虎睡地M77出土的漢簡《葬律》記載了西漢初年徹侯墓葬的法律等級規定,在陵園設施上,海昏侯陵園有一層垣牆,在東垣、北垣的中部有門,門外有雙出闕;在槨上,用了正藏之槨二,外藏之槨一,均和規定相符。考古材料上來看,海昏侯墓的形制為「甲」字形,符合列侯墓形制的規定。在墓內,沒有用黃腸題湊(西漢時期最高等級的墓葬制度,是帝王一級使用的槨室,等級最高)、金縷玉衣(漢代皇帝及諸侯王專用的喪葬殮服)等真正體現高等級貴族身份的物品。劉賀墓的外藏槨與正藏室之間是寬約0.7米的空置迴廊形通道,其寬度與已發現的諸侯王墓所用黃腸題湊木長度相當,而劉賀墓卻不敢在此處放置黃腸題湊;其身下的包金絲縷琉璃席也是因其不能使用金縷玉衣卻想體現自己貴族身份的仿造之舉。徐衛民認為,這都體現了墓主或其後代在墓葬的規劃營建中是不敢逾制的。儘管劉賀墓中出土的隨葬品多於某些諸侯墓,但是他卻不能用體現諸侯王身份的黃腸題湊葬制和玉衣斂服,這也說明了即使家族錢財足夠多,當時的等級制度也是森嚴的、不可逾越的。
海昏侯墓在一些方面確實超過了《葬律》的規定,如在陵園面積、封土底邊長、棺材尺寸上等,很有可能是《葬律》的某些規定並沒有嚴格執行,或《葬律》的規定在漢初之後發生了改變。
趙明:隨葬餅金契合「天人合一」 或有77枚餅金有待證實
海昏侯劉賀墓出土餅金385枚,分三批出自主槨室西室、東室頭箱及內棺底部,其中西室2盒餅金數量為99枚、88枚,東室頭箱96枚(含1枚「小金餅」),內棺底部100枚。江西師範大學原副校長、教授趙明提出,結合考古實證與文化語境分析,餅金未入北藏槨錢庫,而是置於象徵墓主核心活動區的主槨室,凸顯其超越貨幣的禮儀屬性。「錢庫位於M1北藏槨西端,堆積的五銖錢高達1.3米,重達十餘噸,約500萬枚,其中沒有發現黃金貨幣。這說明金幣雖然具有錢幣的使用功能,但由於其貴金屬的特殊性,金幣不能跟一般錢幣混為一談。因此,海昏侯墓中的圓餅形金沒有當作普通貨幣入藏在北藏槨的錢庫之中,而是與獸蹄形金和板金等金器一起,隨葬在象徵着墓主生前活動場所的主槨室和死後靈魂升天的棺內,頗耐人尋味。這一安排,除了黃金的價值遠遠高過銅錢之外,可能跟其在貨幣功能之外還具有其他文化寓意有關。」
趙明說,餅金99枚、88枚、96枚的數量組合,從符號學「數·象」設計的視角推測,或基於《周易》象數概念,契合漢代「天人合一」觀念。劉賀遺骸下的餅金本名「麟趾」,以矩陣型排列100枚是「子孫繁盛」的具象化,可佐證其他批次餅金數量組合的非隨機性。
此外,趙明認為,根據餅金99、88一盒的疊數現象,以及西室盜洞夾縫遺留餅金痕迹,推測入葬餅金遠不止現有出土的數量,並有待證實77枚一盒餅金隨葬的可能。「首先,第一批出土於西室的一盒99枚餅金或象徵着人的性命當遵循『天道』的生命法則。其次,第一批出土於西室的一盒88枚餅金,或象徵着以『八八之數』對王道的敬畏和追求。再次,結合99枚、88枚餅金兩盒的疊數組合,劉賀墓中或許還應有一盒77枚餅金隨葬,與『八八之數』相配,潛藏着人生節律的象徵寓意。既然99枚或88枚一盒不太可能是隨意放置的,具有某種寓意或規則,99與88是公差為11,那麼,根據盜洞夾縫中遺留的2枚餅金,按等差數列規律推算,盜洞中原本至少還有一盒是77枚餅金。如果99、88枚隨葬餅金分別象徵着『九九』『八八』,77枚一盒餅金則象徵着『七七』,三者組合隨葬,象徵着合天道、追王道與盡人道的儒家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