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旌陽區僑聯搭起“連心橋”德陽經驗“走出去”官員研修結碩果 合作種子播全球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25-10-29

【亞洲文旅網訊】10月19日至23日,由商務部主辦、應急管理部國際交流合作中心承辦,德陽市應急管理局、德陽市旌陽區僑聯協辦的“發展中國家地方政府官員應急管理研修班”,在德陽開班。來自坦桑尼亞、湯加、烏拉圭、多米尼加、津巴布韋、老撾6國的35名政府官員參加。學員們圍繞韌性城市建設、應急管理產學研融合、先進裝備應用及安全實訓四大核心內容開展專業學習,系統提升應急管理實戰能力。

图片5.png

開班儀式在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大學舉行,應急管理部國際交流合作中心辦公室主任張梅、應急管理部國際交流合作中心國際合作部主任黃海輝等有關領導出席開班儀式。開班儀式由德陽市旌陽區僑聯主席楊婕主持,應急管理部國際合作部主任黃海輝講話,德陽市應急管理局總工程師謝虎致歡迎詞。

图片6.png

在課堂教學中,謝虎以《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防控——德陽應急管理體系構建路徑與實踐》進行主題授課。緊接著在四川工程職業大學以現場教學的方式,走進車間實地參觀調研學校四所省工程研究中心,深入學習學校研究中心建設運營與產學研深度融合以及應急管理實踐的經驗做法。研修班對學校應急管理數字化轉型的實踐模式予以高度認同,認為其為發展中國家構建韌性城市提供了可複制、可推廣的中國職業高校方案,具有重要參考學習價值。

图片8.png

研修中最沉重、也最觸動靈魂的一站,是走進漢旺地震遺址。這片凝固了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災難瞬間的土地,它帶給學員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何在毀滅性打擊下,展現出驚人韌性的鮮活案例。

學員走進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企業參觀,而是一次直擊中國現代工業核心的深度體驗。見證了產學研融合的“東汽樣本”、見證了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見證了大國自主創新的種子根植於本國產業規劃的土壤中、見證了“中國制造”如何走向“中國智造”的大門、見證了東汽從災難中重生的韌性精神。

图片7.png

在應急安全實訓基地,沉浸式體驗教學真車翻滾、極端天氣等災害事故模擬場景中,真實沖擊讓學員瞬間理解了災難的突發性破壞力。參與式的“做中學”教學,基地的核心理念不是“聽”,而是“做”。學員親手操作滅火器,學習使用AED和心肺複蘇關鍵技術,體驗模擬交通事故現場學習破窗和救援。讓學員意識到,提升全民安全素養,必須依靠這種高度參與的實戰化訓練,“防優於救”生命至上的主動思維。感知,通過超前、廣泛的培訓,將安全意識植入人心,將災害損失扼殺於萌芽狀態的理念,體驗了現代應急管理體系的“中國樣板”。

图片9.png

在德陽市旌陽區孝泉鎮考察,德陽市旌陽區政協主席謝坤蒞臨現場指導。德陽市商務局副局長張方宏、旌陽區經濟合作局副局長周猶森分別立足自身在裝備制造、新材料等領域的優勢,做強主導產業,同時積極培育電子信息、現代服務業等新增長點做了介紹,體現了中國地方政府在全球視野下尋求合作、共享發展的積極心態。成功地激發了學員的合作興趣,促使從被動聽課的“學員”,轉變為主動尋找機遇的“潛在合作夥伴”。

座談中,學員們收獲巨大。特別是德陽市應急管理中責任清單化、預案體系化、監測智能化、隊伍專業化、保障標准化、科普常態化、社會動員等方面的具體做法,對發展中國家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借鑒意義。研修搭建了與發展中國家同行,以及中國地方應急管理專家之間寶貴的交流平臺,為未來的合作奠定了基礎。學員們一致表示,將把在德陽學到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帶回國,積極推動本國地方應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時,他們也希望未來能繼續加強與德陽在應急管理、人才培養、職業教育、智能制造、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的風險挑戰,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促進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本次德陽考察研修活動組織周密、內容充實、交流深入,達到了預期目標,取得了圓滿成功。它不僅是一次成功的專業研修,更是一次增進理解、深化友誼的國際合作實踐。座談會上,學員們還對德陽的區域經濟發展的“德陽啟示”,作了了解。學員們明白了,中國的奇跡,是由成千上萬個像德陽、旌陽區這樣充滿活力的基層單元共同創造的。“大德如陽,厚德載物”。德陽的《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防控——德陽應急管理體系構建路徑與實踐》經驗,為發展中國家官員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啟示。

緊張的學習和考察之餘,學員們參觀了“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三星堆博物館、儒家文化德陽文廟,感受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茶藝》、《川劇變臉》、《古琴》、品蓋碗茶等。觀賞之餘,多了份對中華民族文化的了解。獨特的文明範式,即使在遠古時代,文明的進步也依賴於相互學習和借鑒。與“一帶一路”的理念“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精神”不謀而合。

此次德陽研修,以課堂教學+參觀+座談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向學員展示德陽市應急管理體系和經驗,學員們心中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安全責任”。這趟“安全之旅”,無疑為學員此次中國研修班畫上了最為濃墨重彩且關乎民生的一筆。在短短的五天時間,克服了語言障礙,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合作中凝聚共識,在生活中相互理解融合,在相處中締結友誼,充分體現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有效推動了“一帶一路”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國際合作機制走深走實。

本期研修班學員最多、級別最高。德陽市應急管理局總工程師謝虎、德陽市旌陽區僑聯主席楊婕發揮獨特優勢,以專業的服務,全程參與研修。當好了東道主,讓每一位國際友人都感受到“旌陽溫度”與“中國熱情”。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