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旅網訊】中秋月圓,山河同輝。在這個充滿詩意的國慶假期,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以“浣花好時節 金秋譜華章”為主題,精心准備了覆蓋展覽、消費、互動、演出、講座、研學六大維度的系列文化活動,從新場景、新體驗、新消費出發,為廣大觀眾帶來一個充滿奇趣的沉浸式文化假期。
夢回東都,共譜華章
文物對話盆景,定格古今風雅。國慶期間,“夢回洛陽——唐代東都文物精華展”將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第53屆盆景展同時展出,大唐洛陽風光與川派盆景兩相呼應,雙展聯動一起在這個假期譜寫貫匯古今的盛世華章。
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頭戲,“夢回洛陽”展以杜甫的第一人稱視角為線索,通過110件精品文物,帶領觀眾領略洛陽作為政治之都、商貿之都、詩歌之都、音樂之都的多元文化面貌。
不僅如此,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還首次引入逛展“AI科技”——搭載人工智能的“數字人”杜甫與李白將在國慶期間與亮相展廳,在現場與觀眾驚喜互動。觀眾可與兩位“大唐雙子星”實時對話、互動問答,在歷史場景與科技手段的碰撞中,感受詩歌文化的當代活力,體驗跨越時空的交流。
與之呼應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第 53 屆盆景展以“詩景一園 共譜華章” 為主題,將川派盆景虯曲蒼勁的技藝特色與草堂詩畫文化深度融合。展覽薈萃150餘盆川派盆景精品,既有草堂四代傳承人的匠心之作,亦有川內多位大師園珍貴藏品借展支持。作品取材川派經典植物與山石,另展出有依川派“十大身法”蟠紮成景的羅漢松,均展現了川派盆景“高懸陡深、懸根露爪”的藝術風骨。這次展覽杜甫草堂參展作品包含了杜甫草堂盆景園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至今四代盆景人的盆景作品,也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盆景傳承的一次集中展現。觀眾在觀展中可以體悟傳統技藝的代代相傳,感受“景中有詩,詩入景來” 的美學意境。
唐風雅韻,非遺大集
本次活動期間,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還為觀眾們精心打造了多條“穿越”路線:從古裝情景講解員化身“杜甫摯友”演繹詩歌故事,到“霓裳羽衣”唐風服飾體驗留下唐風麗影,讓觀眾在古建園林中沉浸式感受盛唐氣韻,滿足觀眾“玩得有文化,拍得又出片”需求。
除此之外,在萬佛樓還將有"廣廈十二間"非遺手工藝文創市集熱鬧登場,以竹編、魚燈、藍染、木作、棕編等十二種非遺技藝重現唐代市井繁華,打造集觀賞、體驗、消費於一體的非遺互動空間,為廣大觀眾呈現全景式的大唐風貌。文創店內,“成都禮物”文化旅遊產品門店草堂首店將於國慶期間正式營業。該門店主打文博文化類、非遺民俗類、時尚潮玩類三大類產品,涵蓋詩意文創、熊貓玩偶等具有成都特色的商品,將成都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自然景觀等元素融入產品設計與開發中,讓市民遊客在購買商品的同時,能夠帶走成都的文化記憶,進一步傳播成都地域文化。
古樂清音,時代新聲
雙節期間,萬佛樓還將每日上演川劇變臉、長嘴壺茶藝等惠民演出,生動展現傳統曲藝的獨特魅力和成都獨一份的“人間煙火氣”。
10月6日,草堂藝術中心還將以一場“中秋聽琴——草堂古琴雅集”寫下這個秋天最詩意的一筆,觀眾可在滿園桂香與悠悠古樂中,共賞中秋風雅。
大唐滋味,詩意日常
杜詩雖以“沉鬱頓挫”聞名天下,但杜甫還是出了名的大唐吃貨。從《槐葉冷淘》裏的涼面,到《闌鄉薑七少府設臉戲贈長歌》裏的鮮魚……詩聖從不虧待自己的味蕾。
如今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觀眾也可同步品嘗到詩詞中的古代佳肴,因平價美味而出圈的“草堂一味”美食餐廳,將杜甫筆下的詩歌轉化為一道道精致美食。《春夜喜雨》《絕句》等杜詩意象融入川味佳肴,實現味覺與文化的雙重享受。在北鄰茶肆,觀眾還可一邊觀賞茶道表演與民樂演奏,一邊品味傳統川茶的濃厚滋味,在傳統文化與日常生活融合的體驗新中式美學。
薪火相傳,中外互通
在互動體驗板塊,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瞄准全齡段觀眾,精准覆蓋不同群體需求。活動期間,杜甫草堂博物館各崗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將組成義務講解隊伍,在各展廳以自身硬核專業知識,為觀眾深度解讀館藏珍品。
除此之外,還有依托園林與詩歌特色的“詩境無界·草堂尋心”“我為杜甫建茅屋”“盆景美學·指尖上的山水”三大研學活動與面向小朋友的“詩聖的故鄉記憶”兒童展教活動,通過解密洛陽布局、探究唐三彩工藝、創作唐代服飾紋樣等環節,培育青少年文化傳承意識。而在古籍修複室,“草堂尋脈·古籍煥新”國際學生活動也將通過聚焦文化遺產保護與非遺傳習,讓中國傳統文化遠播海外。
學術講座,新知惠民
國慶節當天,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還將為廣大觀眾帶來兩場杜甫專題的公益學術講座。
屆時,四川大學王紅教授、西華大學楊帆老師將分別以《杜甫的洛陽回憶錄》與《“戲”說杜甫——解讀元明清杜甫題材戲曲及其視覺呈現》為題,為觀眾帶來深入而多層面的專業解讀。
這個假期,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不僅是歷史的守護者,更是文化創新的探索者。通過傳統文化與現代表達的深度融合,杜甫草堂展現了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無限可能。
此次雙節活動通過“文化+消費+科技”的多元融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正以搭建一座連接過去與未來橋梁的形式,為觀眾奉上一場兼具歷史深度與時代溫度的文化盛宴,讓千年詩歌文脈可感、可觸、可享,讓每一位來訪者都能在沉浸式體驗中享受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在詩聖故居感受傳統文化的永恒魅力。(供圖: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