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旅網訊】由俄羅斯聖彼得堡芭蕾舞團呈獻,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將在10月來到新加坡。
這部舞劇的傳統是由一名女舞者分飾黑白天鵝兩個角色,是肢體技巧和演繹能力的雙重考驗,定義了一代又一代的首席芭蕾舞者。如今俄羅斯明星芭蕾舞者奧克薩娜·邦達列娃(Oksana Bondareva)將帶來情感飽滿、技藝精湛的演出,呈獻給新加坡觀眾。
一人分飾黑白天鵝
邦達列娃畢業於莫斯科國立舞蹈學院,曾在馬林斯基劇院、米哈伊洛夫斯基劇院和俄羅斯國家芭蕾舞團擔任要角,演出過《堂吉訶德》的基特麗,《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朱麗葉,《睡美人》的奧羅拉公主,《海盜》的美多娜和古爾娜。這次她來到新加坡演出經典舞劇《天鵝湖》,將飾演白天鵝奧傑塔和黑天鵝奧吉莉亞。
2024年,Crescendo Asia籌辦《天鵝湖》和《胡桃夾子》東南亞巡回演出,在雅加達、吉隆坡和新加坡獲得熱烈反響,《天鵝湖》更是售罄門票,因此今年再度重演,答謝本地觀眾。總監迪米特裏·蒙塔爾托(Dimitri Montalto)認為,《天鵝湖》不僅是一部芭蕾作品,也是一座文化裏程碑,今年在邦達列娃領銜下重磅回歸,讓新加坡觀眾觀賞經典作品,更能一睹芭蕾界巨匠風采。
與邦達列娃共舞的伊萬·西特尼科夫(Ivan Sitnikov)是俄羅斯聖彼得堡芭蕾舞團中的獨舞者,這次飾演齊格弗裏德。西特尼科夫受訪時說,自己從2014年開始演《天鵝湖》,近10年內已經演過2000次。由於父母都是芭蕾舞者,也經常對他的舞蹈提出實用建議。他憶述:“第一次演出這部經典作品時,內心感到非常緊張,希望不辜負觀眾的期待,而隨著時間推移,現在我更注重自己的舞臺表現力和表演形式。”
西特尼科夫分享,過去八到10年裏,他和邦達列娃曾多次合作,包括攜手在新加坡演出。兩人對新加坡的印象是觀眾反應極為熱烈,使他們對這次演出倍感期待。
32圈揮鞭轉考驗功力
兩人皆是《天鵝湖》資深舞者,這次重演會帶來什麼樣的詮釋?《天鵝湖》芭蕾舞劇中,最經典的舞蹈動作之一,是第三幕中黑天鵝的32圈揮鞭轉,要求舞者一口氣完成,全程腳尖的移動範圍不能超過一條皮帶圍成的圈,因此非常考驗舞者腿力。
邦達列娃受訪時,經由譯者安德烈轉達:“黑白天鵝的角色截然不同,從肢體技巧來看,黑天鵝的挑戰更高。相較這個犀利且具侵略性的角色,白天鵝柔情似水,要從舞蹈演出中體現這種柔美形象,將純真善良和邪惡妖豔兩種角色區分開來,是另一種挑戰。”
邦達列娃曾與多位老師合作,包括曾任馬林斯基劇院總監的尤裏·法捷耶夫(Yuri Fateev)和聖彼得堡雅各布森芭蕾舞團現任總監安德裏安·法捷耶夫(Adrian Fadeev)。她提到,自己和經驗豐富的舞者、導師有多年合作經曆,對角色的詮釋也受他們啟發至深。
西特尼科夫看來,男主角齊格弗裏德的角色也在四幕舞劇中曆經蛻變,從一個天真無知的孩子開始,最終蛻變成英雄,戰勝敵人的同時也找到愛情歸屬,因此這一角色也極具塑造空間和戲劇張力。
演後回歸現實才是困難
為了這場演出,兩人正在密集訓練,同時維持良好狀態。邦達列娃每天都在舞蹈或健身中度過,同時嚴格控制飲食,以維持體形。安德烈也提到,由於每天行程滿檔,舞者要在飲食均衡和體重管理之間找到平衡,非常困難。西特尼科夫則說,自己雖然也進行密集的舞蹈訓練,但他不上健身房,控制體重的秘訣是優格。
西特尼科夫認為,演出《天鵝湖》並沒有特別挑戰的部分,反而是演出結束後要回歸現實才是困難的,他會通過冥想來調整身心。“對我來說,在舞臺上跳舞是最投入的時刻,讓我忘卻現實中的種種煩惱。”
經典為何值得重演?邦達列娃提到,《天鵝湖》這部芭蕾舞劇,具有豐富意涵和元素,除了舞者本身,從服裝、舞臺設計到燈光,都精彩絕倫。西特尼科夫補充,《天鵝湖》作為一部古典芭蕾舞劇,一開始由同一名女芭蕾舞者分飾黑白天鵝,後來產生了不同流變,他為這版作品仍然致力表現這種舞者風采感到自豪,認為經典作品必須引起觀眾情感共鳴,吸引他們重複觀看,常看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