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旅網訊】在成都舉行的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上,來自都江堰的青城武術成為最受歡迎的“非競賽項目”。作為組委會唯一入選的武術體驗活動,由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青城武術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劉綏濱帶領團隊開展的體驗活動吸引著各國運動員、教練員參與。這門根植於世界遺產青城山的千年武術,正以“太極外交”的新形式,成為連接中外的文化紐帶之一。
世運會上的“東方魅力”
8月8日,在成都第12屆世界運動會啟幕後,劉綏濱便率領8人教練團隊入駐了世運村。作為組委會唯一入選的武術類非競賽體驗項目,在世運村裏,每天早晚兩場的青城武術互動教學吸引了來自烏克蘭、奧地利、伊朗、意大利等國的眾多運動員和教練員參與。
在體驗區,外籍學員們跟隨青城武術教練緩緩起勢,一招“雲手”如行雲流水,一記“攬雀尾”剛柔並濟。來自拉脫維亞的帆船運動員興奮地說:“動作看似緩慢,但做完後全身發熱,肩頸的酸痛感消失了!”奧地利空手道教練則驚歎:“這不僅是運動,更是一種哲學。我的呼吸變得更深沉,疲憊感一掃而空。”
劉綏濱介紹,團隊特意選取了青城太極六式等入門動作,兼顧養生與趣味性,“希望通過世運會,讓更多人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療愈力量”。
青城武術的根脈,深植於“三遺之城”都江堰。作為中國道教發源地,青城山自古以“幽甲天下”聞名,而青城武術則是與少林、武當、峨眉齊名的四大武術流派之一。2021年,青城武術入選國家級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現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智慧。
用非遺架起對外交流橋梁
青城武術的“出圈”,正成為都江堰市文化輸出的亮眼IP。“青城武術的動作設計源自對山間雲霧、流水動態的觀察,它也是無國界的‘身體語言’。”近年來,劉綏濱作為主講嘉賓的青城武術系列講座已走進美國斯坦福大學、美國國際醫藥大學、美國加州大學矽穀、英國威爾士大學等海外高校,並與多國武術協會、健身氣功協會、道教協會、東方文化中心合作,目前習練者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
2023年成都大運會上,國際大體聯代理主席雷諾•艾德與600餘名各國嘉賓共同體驗青城武術;在加拿大世界健身氣功比賽、中韓藝術交流等活動中,這一“東方運動哲學”更是屢獲贊譽。而在青城山、都江堰,青城武術主題研學遊、康養體驗遊持續升溫,青城武術教學與道文化講解、中醫藥膳結合的特色產品備受青睞。
采訪中,都江堰市文廣體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依托“三遺之城”優勢,讓這一文化基因持續煥發新生,讓千年非遺在全民健身熱潮中持續釋放時代能量。
全民健身蔚然成風
事實上,在都江堰,青城武術早已超越非遺範疇,成為全民健身的“城市名片”。
清晨的青城山腳下,隨處可見習練青城武術的市民身影,行雲流水的動作與山水景觀相映成趣。校園裏,改編自青城武術的健身拳覆蓋多所學校,進行實踐推廣,孩子們在招式起落間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而當體育賽事遇上世界遺產,碰撞出的不僅是激情,更是文化與自然的深度對話。近年來,都江堰市秉持“辦賽、營城、興業、惠民”理念,積極響應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舉辦了一系列大型體育賽事及各類全民健身活動,不斷加強全民健身組織建設,硬件設施不斷完善,市民主動參與運動的意識顯著提升。
下一步,都江堰市將發展更具辨識度的體育賽事產業,進一步優化體育設施布局,培育特色運動品牌,深化“體育+”產業發展,豐富群眾性體育健身活動,推動文商旅體深度融合,讓全民健身真正成為市民生活的“標配”,助力建設更具活力的健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