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旅網訊】當地時間7月11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的“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60項,涵蓋文化、自然及混合遺產。
西夏陵遺址。香港中通社圖片
西夏陵是11至13世紀黨項族建立的西夏王朝(1038—1227年)的皇家陵墓群,位於銀川市賀蘭山東麓,總面積約38.99平方公里。遺址包括九座西夏帝陵、271座陪葬墓、32處防洪遺跡及一處面積約5萬平方米的祭祀建築基址,規模宏大、保存完整,被譽為“東方金字塔”。西夏陵遺址博物館收藏超過7000件可移動文物,包括西夏文字碑刻、陶瓷器皿及金屬器具,展現了西夏獨特的藝術與技術成就。
西夏王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由黨項族創建的政權,在絲綢之路上扮演重要角色。西夏陵不僅是西夏王室文化的集中體現,還實證了其作為絲路中繼樞紐的歷史地位。陵墓群的建築風格融合中原、藏傳佛教及西域元素,反映了多元文化交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估報告指出,西夏陵為研究11至13世紀中國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及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貴證據,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
申遺成功後,寧夏當地政府表示,將投入2億元人民幣加強西夏陵保護與旅遊設施建設,計劃2026年啟動數字化展示項目,讓全球觀眾通過虛擬實境體驗西夏文化。中國國家文物局強調,西夏陵的列入彰顯了中國對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承諾,未來將深化與國際組織的合作。
西夏陵申遺歷時十年,中國自2015年起啟動考古與保護工作,投入大量資源修復陵墓結構與防洪設施。此次成功列入名錄,進一步提升了寧夏在全球旅遊與文化研究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