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四川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舉辦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25-05-19

亞洲文旅網訊】在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四川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圍繞“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的主題,精心策劃惠民活動、演出活動、文化活動和精品展覽四大板塊,旨在通過多元形式拉近公眾與歷史的距離,以創新實踐助力文旅消費與城市發展。 

武侯祠5·18国际博物馆日客流照片1.JPG

武侯祠5·18国际博物馆日客流照片2.JPG

2025年5月18日(星期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共接待觀眾71500人。(數據來源: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免費+講解+延時 多重惠民Buff疊滿

作為全國知名的三國文化符號,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是海內外“三國迷”心中的永遠的“朝聖”之地。每年面對數百萬觀眾的紛至遝來,武侯祠在公共服務方面可謂做足了功課。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為踐行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推出多項惠民舉措。

免費開放是最基本的操作。觀眾可通過官方網站或微信公眾號提前預約,5月18日當天憑身份證或預約二維碼免費入館參觀。

與此同時,5月18日當天為了讓觀眾的博物館之旅從單純的打卡觀賞轉變為一次深刻的文化體驗,武侯祠還推出了公益講解服務。當天武侯祠文化志願者的公益講解或娓娓道來,或繪聲繪色,帶領觀眾重回那段跌宕起伏的風雲歲月。

武侯祠文化志愿者公益讲解.JPG

此外,當天武侯祠博物館還實行了延時開放,閉館時間延長至20:00(19:00停止入館)。

主題沉浸式演出首演 玩轉“博物館之夜”

5月18日晚,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開啟“博物館之夜”特別活動——主題沉浸式演出《夜映武侯》,傾情上演。

該演出以三國文化為根基,依托博物館園林實景,在武侯祠過廳、琴亭、三義廟廣場、三國文化陳列室前、惠陵照壁前等多個點位輪番呈現歌舞、古風器樂、雜技和情景朗誦等多元形式的表演。《夜映武侯》以紅牆竹影、亭臺樓榭為舞臺背景,用月光清風為伴奏,完美呈現“遊藝三國不夜天”的奇幻場景。

《夜映武侯》主题沉浸式演出7.JPG

作為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首次推出的夜間演出,卻是武侯祠夜遊項目的Plus版。早在2006年,武侯祠推出的“武侯夜話”,以文化惠民為核心,邀請歷史、考古、人文科學方面的專家學者,面向廣大市民打造出高質量、高水平的公益文化專題講座活動。歷經近二十年的發展,“武侯夜話”早已成為成都武侯祠夜遊項目中深具群眾基礎的文化品牌。

當夜幕降臨,在武侯祠欣賞完別出心裁的沉浸式演出後,再到旁邊錦裏古街感受最地道的成都休閑夜生活,別有一番滋味!武侯祠錦裏從2004年開街到現在,一直都是遊客熱門打卡地。目前,錦裏正在進行提檔升級工作。相信“煥新”後錦裏無論從產業業態還是文化內涵,都將會有全新改變,並將重塑錦裏文旅地標的引領地位。

AI+社教+講座 解鎖博物館多種玩法

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武侯祠除了在夜間大做文章之外,白天多元的文化活動依舊能讓觀眾解鎖博物館多種玩法。

首先,成都武侯祠博物館AI“小諸葛”數智人在5月18日當天攜知識庫閃亮登場!AI“小諸葛”是集成智能講解、語音對話、文字輸入等多模態交互能力於一體,能精准解讀三國風雲故事,揭秘館藏文物背後的歷史密碼,為遊客打造身臨其境的沉浸式文博體驗。AI“小諸葛”的誕生,不僅完美呼應今年國際博物館日“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主題,更為“智慧蓉城”建設注入文博新活力,展現了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的無限可能 。

AI小诸葛机器人与观众对弈2.JPG

此外,現場還有多個精通圍棋、國際象棋、五子棋等的AI機器人“小諸葛”們,他們與觀眾現場對弈,人機大戰以科技之力詮釋三國智慧,展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的碰撞魅力。

其次,三國匠造所之“竹影入畫”展覽配套社教活動,面向20組親子家庭,通過參觀展覽、非遺竹編技藝講解與竹編畫手工制作體驗三大環節,讓參與者在互動中感受傳統工藝與文物美學的交融。 

三国匠造所之“竹影入画”展览配套社教活动1.JPG

三国匠造所之“竹影入画”展览配套社教活动4.JPG

為推進文化講座的品牌化和系列化,武侯祠博物館今年全新推出學術講座品牌——“觀略講席”。“觀略”出自《三國志·諸葛亮傳》中“獨觀其大略”,是對諸葛亮讀書方式的描述,展現其以小見大、從宏觀角度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以“觀略”作為講座品牌名,意在打造眾多專家學者、文化人士開壇布講、傳道授業的開放空間。

5月18日當天,四川大學哲學系教授、美學教研室主任韓剛與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羅二虎分別以《三國蜀郡圖像生產的自然真實美感新意》和《邁向文明——國外考古巡禮》為題,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西區武侯書院開展兩場學術講座,帶領觀眾從藝術與考古視角解碼歷史智慧。

《三国蜀郡图像生产的自然真实美感新意》学术讲座2.JPG

《三國蜀郡圖像生產的自然真實美感新意》學術講座

《迈向文明——国外考古巡礼》学术讲座2.JPG

《邁向文明——國外考古巡禮》學術講座

此外,在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一起下「館」子”活動聯合知乎平臺,邀請網友化身“野生策展人”參與線上問答,同時聯動多平臺大咖直播帶逛,吸引青年群體關注博物館創新實踐。

最後,“成都武侯祠&成都石室中學東方美學創意手工作品展”也在當天展出學生創作的文物主題手工作品,以年輕視角詮釋傳統美學,成功搭建傳統文化與創意表達的橋梁。 

成都武侯祠&成都石室中学东方美学创意手工作品展.JPG

五大精品展覽 博物館之旅的“頂配”

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成都武侯祠以五場精品展覽,讓每位觀眾的博物館之旅都成為頂級配置。從宮廷美學的極致風雅,到生肖文化的祥瑞密碼;從諸葛精神的千秋傳承,到君臣相知的千古佳話——五場展覽,從不同維度,帶您穿越千年時光,見證文明溫度。

礼蕴天地 和合致美——文物里的东方生活美学展1.JPG

禮蘊天地 和合致美——文物裏的東方生活美學展

祠庙千秋——成都武侯祠历史文化主题展.JPG

祠廟千秋——成都武侯祠歷史文化主題展

一直保持超高熱度的“禮蘊天地 和合致美——文物裏的東方生活美學展”繼續解碼中國式生活美學密碼,再現器物裏的東方哲學;“靈蛇獻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聯展”跨時空解讀蛇文化的吉慶意象,獻上一份跨越生肖輪回的美好期許;“名垂宇宙——諸葛亮遺存精選系列展之祠堂不可忘”展覽,循著歷史的足跡,觸摸“鞠躬盡瘁”的精神豐碑,感受一代賢相如何以忠魂鑄就民族記憶;“明良千古——劉備與諸葛亮君臣合展”以200餘件文物講述劉備與諸葛亮的君臣佳話;“祠廟千秋——成都武侯祠歷史文化主題展”系統展示武侯祠的歷史沿革和建築智慧。(供圖: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