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蒙古国中部发现疑似匈奴统治中心遗址

来源:新華社    发布时间:2018-09-10

1ad5ad6eddc451dae51c4b89b4fd5266d11632ed.jpg

網絡圖片

新华网乌兰巴托9月9日电 中国与蒙古国联合考古队人员9日发布消息说,在蒙古国中部地区发现距今约2000年的疑似匈奴单于庭“龙城”遗址,即匈奴人的统治中心和重要礼制性场所遗址。

日前,由中国内蒙古博物院与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考古人员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蒙古国后杭爱省匈奴时期和日门塔拉三连城址进行第五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大型祭祀性建筑台基和环绕四周巨大的柱洞遗迹。

考察发现,这座大型祭祀性建筑台基遗迹系用特殊的红土夯筑而成,建筑结构为向上略有收分的二层方台,四棱体形状。下层边长35.8米,上层边长23.5米,通高2.75米。建筑台基顶部平整光滑,有人类频繁活动的踩踏面,在踩踏面上发现一具摆放整齐的羊头、羊肢骨和匈奴时期陶器碎片。另外,在台体周围共发现有36个大型圆形柱洞,开口直径最大1.05米,深达1米左右。

清理后的这个土台建筑外形酷似美洲玛雅金字塔的基座,在中心土台西南侧还环绕有4座小型建筑台基,在城内其它地区未发现有另外建筑遗迹,较为空荡。

中蒙考古队中方领队、中国内蒙古博物院院长陈永志据此推断说:“和日门塔拉三连城址为非定居生活类城址,也不具备军事防御功能,而是具有特殊性质与功能的匈奴时期城市遗址。”

和日门塔拉三连城是蒙古草原腹地规模最大的匈奴城市遗址。城内单一的祭祀性建筑台基及祭祀品的发现,进一步印证了漠北匈奴人在单于庭“龙城”进行的“春夏秋”三季祭祀活动。因此初步推断,蒙古国和日门塔拉三连城址,即是《史记·匈奴列传》《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记载的单于庭“龙城”遗址。

陈永志表示,和日门塔拉三连城址的考古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匈奴的政治结构、社会形态及宗教礼仪制度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推薦閱讀

  • 中国成蒙古国首要客源国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成為蒙古國旅遊的首要客源市場,赴蒙遊客總數達2.72萬。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8-17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