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主辦的第九屆「新視野藝術節」,於十月十九日至十一月十八日舉行,將呈獻海外和本地藝團的創意作品,為觀眾帶來嶄新的藝術體驗。
全球首個水底音樂會
是次藝術節旨在推動跨界合作、培育新銳、委約新作,故而藝術作品中大多有「融合」、「創新」的元素。今屆開幕節目《幻之森》十月十九至二十一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公演,該節目由編舞家麥奎格(Wayne McGregor)、裝置藝術家艾里亞森(Olafur Eliasson)和電音鬼才Jamie xx共同編排而成,將文學、雕塑、建築、空間設計等元素與表演藝術融為一體。除《幻之森》外,另外一個跨界合作靈感的表演節目——全球首個水底樂團「音與樂之間」(Between Music)呈獻「馭水之音」水底音樂會,由物理學家、聲學家、神經科學家、深海潛水員和樂器工匠合作,結合藝術與科學,該節目為亞洲首演。
編舞家基謹杜蘭(Michael Keegan-Dolan)「翻轉」柴可夫斯基經典,將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重新創作,改編為舞蹈劇場《癲鵝湖》,由「舞宅之人」演繹,Slow Moving Clouds樂隊譜上原創音樂,十一月十六至十八日在葵青劇院演藝廳上演。
十一月二至三日,著名作曲家譚盾將與多位表演藝術家合作,於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獻演《慈悲頌》(亞洲首演),參與演出的有:歌唱家沈洋、基佐尼(Maria Chiara Chizzoni)、朱慧玲、王亢、譚維維等,獨奏家巴圖巴根與陳奕寧,以及香港管弦樂團暨合唱團與德國呂貝克國際合唱學院。
打破舞台與觀眾隔閡
其他重點節目還有:美籍華裔作曲家杜韻作曲的《天使之骨》,作曲家曾獲得普立茲音樂獎,藉歌劇、搖滾、卡巴萊歌舞等藝術形式,關注人口販賣問題。葛托夫斯基(Jerzy Grotowski)與其學生李察斯(Thomas Richards)共同執導的體驗式劇場《作客夜之夢》,則打破舞台與觀眾之間的隔閡,使之感受人與人之間被遺忘的連繫。李察斯另一齣作品《〈地下室手記〉(跳出棺材Relive版)》,則透過荒誕、悲喜劇及古老曲目等,重新演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巨著。
本地資深編舞家楊春江亦連同本地醒獅團和多名舞蹈演員,結合舞獅及當代舞蹈,創作「多媒體當代實驗獅劇」——《千里走單騎》,失傳「獅劇」十一月九至十一日將在香港文化中心劇場重現光彩。
門票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發售。查詢節目詳情可電二三七○一○四四,或瀏覽網址www.newvisionfestival.gov.hk。
圖:康文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