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紅雨5.5小時 港九多處水患塌泥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22-06-09

【亞洲文旅網訊】紅色暴雨6月8日襲港,天文台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五個半小時,港九多處受災,八仙嶺及西貢分別發生行山人士遭急流沖走及山泥傾瀉等嚴重事件。然而,在鬧市街頭,不少人仍然要為兩餐而奔波。

一名執紙皮伯伯,來回中環商店或後巷,他用膠袋套頭當防雨帽,推着沉甸甸的手推車,即使渾身濕透卻毫無怨言,「落大雨都要做,5毫子一斤,搵半餐飯都好」;另一邊廂,在牛頭角和觀塘街市,菜販、送貨工人和清潔工人冒雨落力工作。

1.jpg

紅色暴雨沒有打沉他們的意志,更重要的是,生活仍是要繼續下去。

中環 紙皮被淋濕 回收商扣重量扣錢

紅色暴雨的中環街頭,飯市時間未至於熙來攘往,仍有不少中環麗人撐起雨傘急急步拿着外賣午餐盒,或走到餐廳的簷下,等候入內進膳。

滂沱大雨中,伊伯伯同樣為兩餐,只用膠袋套頭當防雨帽,推着手推車運載一個個向商店或後巷拾回來的紙盒,雨水將伊伯伯的「戰利品」淋得濕透,手推車沉甸甸,伊伯將手推車半傾斜舉起,積聚的雨水如小泉流向地面,部分空紙盒、報紙跌到地上,伊伯婉拒路人幫忙。他彎着腰逐個將紙盒放回手推車:「無辛苦無辛苦,落大雨都要做,而家呢車紙皮回收價賣到十幾蚊,都好。」

日執逾三十斤紙皮

已年屆七十的伊伯因失業,執紙皮已六、七年,他說每天可執到三十多斤紙皮,落雨天紙皮數量不變,但就被回收商扣減十多斤重量抵銷紙皮淋濕的重量:「而家賣到5毫子一斤,扣吓扣吓,半餐飯都賺唔到」。

觀塘 沒傘沒雨衣 工人落力送貨

紅色暴雨警告生效期間,大公報記者昨日下午來到牛頭角街市一帶觀察市面情況,只見清潔工人和送貨工人仍落力冒雨工作,清潔工人只穿上雨衣便開工,送貨工人更在沒傘沒雨衣的情況下送貨,敬業樂業。記者其後轉往觀塘瑞和街街市,下午已有不少市民來買餸,在路邊開檔的菜販,為方便工作都只穿雨衣,而前來購物的市民都冒雨盡快買完便急步離開。其間,有輪椅推過,輪椅中人撐着傘,而推輪椅的人則穿上雨衣,顯得有點狼狽;記者放工時間再到長沙灣工廠區,幸好雨勢已減弱,打工仔都撐着傘過馬路,向巴士站、港鐵站走去……

長洲現今年首個水龍捲

本港昨在黃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期間,天文台在長洲拍攝到今年首個水龍捲。市民在網上熱議,形容為「不可思議」。天文台表示,水龍捲一般與雨季出現的不穩定天氣相關,2018年6月曾經有三天接獲水龍捲報告,其中兩次在長洲附近水域發生。

文台在長洲拍攝到今年首個水龍捲。

早上發生頻率更高

天文台於昨日上午9時45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並於上午10時45分改發紅色暴雨警告。昨日在社交網站發帖稱,昨日上午10時22分在長洲的攝影機,拍攝到水龍捲。市民紛紛留言,有人說「有水龍捲你都係要返工」,有人開玩笑說「又可以穿越時空喇」。

天文台表示,龍捲風是來自雷雨雲伸展至地面的一團快速旋轉空氣,在水面上發生的龍捲風即為水龍捲。水龍捲是一條快速旋轉、夾雜着水滴的雲柱,由對流雲底部連接着水面,風速一般較陸地上龍捲風為低,一般出現在熱帶地區和副熱帶地區,早上發生的頻率更高。

水龍捲一般與雨季出現的不穩定天氣相關,因有時能將水吸起,亦俗稱為「龍吸水」。天文台資料顯示,本港出現的水龍捲於五至十月期間的雨季最常見,在1959年至2017年間,於香港目睹的水龍捲個案共有35宗;而2018年6月內,天文台就有三天接獲水龍捲報告,其中有兩次都在長洲附近水域發生,沒有伴隨雷暴。

北潭凹瀉山泥堵路 居民無車搭

昨日一道低壓槽為廣東沿岸帶來雷雨,昨早天文台9時45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1小時後10時45分改發紅色暴雨警告信號,西貢北潭凹昨午12時許發生山泥傾瀉,北潭路兩條來回行車線全被泥石掩蓋,連帶路邊的燈柱、欄杆及護土牆亦被沖毀。

地處火山岩 更易受雨水影響

消防員到場展開搜救行動,相信無途人受傷或車輛被困,惟基於雨水未止及安全等因素考慮,估計清理工作需一至兩日,多輛泥頭車到場協助清理。警方亦在現場採取封路措施,並游說嘗試徒步出入的居民折返。

前土木工程處處長陳健碩指出,本港逾九成的山泥傾瀉皆因雨水影響造成,而事故中北潭凹的地質較為「麻煩、複雜」,多屬火山岩,比其他地質如花崗岩等,亦較容易受雨水影響,加上昨日的紅雨,參考天文台資訊雨水集中於新界中及東部,所以事故現場的實際雨水量應比紅雨更為厲害。另若然遇上雨水渠淤塞等因素,造成雨水積聚並沖散斜坡。

陳健碩續說,本港凡是山泥傾瀉高風險地方,即會影響人命安全的區域,都會特別加緊做預防山泥傾瀉工程,鮮有影響民居,而部分新界等交通流量相對較低的地方則未進行相關工程,提醒市民在雨天需特別留神或盡量遠離。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