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已完成一期光譜巡天觀測並取得重要科研成果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據中新社報道: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7日在北京發布消息說,以該台為首的科研團隊依託大科學裝置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一顆奇特天體,其鋰元素含量約是同類天體的3000倍,這是目前人類已知鋰元素豐度最高的恆星。
這一重大發現的研究論文已獲國際權威科學期刊《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在線發表。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助理研究員、論文第一作者閻宏亮博士介紹,這顆編號為TYC-429-2097-1的新發現的富鋰恆星來自於銀河系中心附近的蛇夫座方向,位於銀河系盤面以北,距離地球約4500光年。
他指出,鋰元素是連接宇宙大爆炸、星際物質和恆星的關鍵元素。富含鋰元素的巨星(恆星的暮年階段)十分稀有,但在揭示鋰元素起源和演化上卻具有重要意義。隨着LAMOST落成和巡天計劃的開展,其海量恆星光譜觀測能力在天文基礎研究中也逐漸發力,並在此次富鋰恆星的科學發現中發揮出至關重要的作用。
LAMOST將拍「天體視頻」
LAMOST已圓滿完成一期光譜巡天觀測並取得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LAMOST運行和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趙剛當日透露,LAMOST將於2018年9月至2023年6月期間,啟動二期中分辨率光譜巡天計劃。目標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拍攝「天體視頻」,探測恆星內部結構及雙星的演化;二是「尋宗問祖」,揭秘天體化學組成DNA和家族史;三是探測系外行星宿主恆星及其性質;四是觀測恆星「幼兒園」,揭示恆星形成之初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