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地球溫室化 巴黎協定恐無用

来源:大公報    发布时间:2018-08-08

20180808031627260.jpg

圖:澳洲今夏乾旱糧食欠收網上圖片

【大公報訊】綜合英國《衛報》、德國之聲、新華社報道:一群氣候學家6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發表的研究結果中警告,一旦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之前提高了2℃,將到達一個不可逆轉的臨界點,屆時無論人們如何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全球將不可控地加速變暖。該研究意味着即使各國嚴格執行《巴黎協定》所規定的低碳方案,也有可能面臨全球氣候失控的風險。

根據這項來自德國、瑞典、丹麥和澳洲等國的氣候學家的共同研究,一旦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之前(約19世紀50年代)提高了2℃,可能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誘發多達10個地球系統發生變化,直至演變成「溫室地球」(Hothouse Earth)。

氣候學家們描繪了全球溫度跨過臨界點後可能出現的10個場景,包括永凍土融化釋放甲烷和二氧化碳、海底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逸出、森林和海洋儲碳能力削弱、亞馬遜雨林面積減少、極地冰蓋融化等。

而森林和海洋儲碳能力的弱化可能導致溫度上升0.13℃至0.37℃,雨林面積的減少可能會導致溫度上升0.05℃至0.21℃,永凍土融化則可能會導致全球平均溫度上升0.04℃至0.16℃。

這意味着,人類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將不是全球變暖的唯一原因,地球自身的系統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將更為嚴重。

目前的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之前高出1℃,並以每10年升高0.17℃的速度發展。

地球多處將不宜居

值得注意的是,氣候變化會牽一髮而動全身,例如格陵蘭冰層融化可能會影響墨西哥灣流,導致海平面上升,以及令南大洋積聚熱能,從而加速南極東部冰蓋融化。事實上,今年早前有報道指墨西哥灣流正處於公元418年以來的最弱時期,這可能會破壞從美國、歐洲到非洲薩赫勒地帶的天氣模式,導致美國東海岸海平面以更快速度上升。

這項研究中強調,一旦全球氣溫跨過了這個不可逆的臨界點,全球平均溫度將長期穩定增加到4℃到5℃之間。這將使海平面上升10至60米,威尼斯、紐約、東京和悉尼等沿海大城市將被淹沒。

須制定更好氣候策略

在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上簽訂的《巴黎協定》制定了「在2100年之前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之前的1.5℃至2℃之間」的目標,但這項協定對簽署國並無強制力,第二大碳排放國美國就在去年宣布退出協定。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曾報道,如果不限制碳排放,到2100年全球溫度將升高4.2℃。如果完全執行《巴黎協定》,到2100年全球升溫幅度將控制在3.3℃,美國退出後升溫幅度則將達到3.6℃。若沒有更嚴格的氣候策略,地球的平均氣溫無論如何都會在本世紀末跨過臨界點。

倫敦大學學院的教授拉普利(Chris Rapley)強烈譴責了那些「根本拒絕相信有氣候變化這回事」的大國精英,表示在他們拖後腿的情況下,要人類共同努力挽救地球的可能性是接近零。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