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高溫熱浪“燒烤”北半球

来源:亞洲文旅網綜合:環球時報    发布时间:2018-08-07

【文旅網綜合】 “燒烤模式席捲北半球”“地球在燃燒”……連日來,從東亞到歐洲,北半球多地“高燒”難退,媒體上充滿了對高溫、熱浪的吐槽。在中國,華北、東北等多地持續高溫或桑拿天,中央氣象臺已連續第21天發布高溫黃色預警。韓國、日本等地更是創下有氣象觀測以來的最高溫度紀錄,高溫中暑致死人數也在不斷攀升。歐洲許多地方則正經歷高溫和乾旱的雙重夾擊。衛星實拍圖片顯示地貌由綠變黃,森林大火蔓延多地,冰雪融化導致山峰高度排名變化,北極圈內有的地方氣溫高達30多攝氏度……種種迹象顯示,這個夏天的確熱得不一般。

20180806092556426.jpg

中日韓,各有各的熱

3日,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東北、華北、陝西關中等多個地區繼續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7—39度。南方地區受颱風、降雨影響,高溫天氣還有所變化,華北的高溫則已持續多日。而且由于空氣濕度大,有一種南方式的桑拿天的感覺。難怪有人吐槽稱,南北方是“蒸烤雙拼”携手共熱。中國氣象局人士介紹,剛過去的7月份,全國平均氣溫22.9攝氏度,較常年同期偏高1攝氏度。

最近京津冀地區高溫特別突出,令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個研究團隊的研究結論顯得格外扎眼,CNN等不少外媒都進行了報道。該研究稱,作爲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到本世紀末,華北平原將成爲世界上最致命的熱浪區。除非碳排放大幅减少,否則氣候變化將導致濕熱交加,到2070年可能會使該地區“不宜居住”。

比起中國,韓國、日本今年的高溫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8月1日,韓國首爾的最高氣溫達到39.6攝氏度,創下自1907年開始氣象觀測111年來的最高紀錄,比此前的最高氣溫紀錄——1994年7月24日的38.4攝氏度,高出1度以上。在首爾之外,韓國江原道洪川當日最高氣溫達41攝氏度。而且,這樣的高溫不僅在白天。首爾1日夜間最低氣溫爲30.3度,2日夜間爲30.4度,連續兩天刷新111年來的最高紀錄。韓國氣象廳把18時至次日9時最低氣溫不低于25攝氏度的現象稱作“熱帶夜”,不低于30度稱作“超級熱帶夜”。韓聯社稱,首爾市有史以來首次出現“超級熱帶夜”,且連續兩天,而“熱帶夜”天氣則持續了13天。

據韓國衛生部統計,已有29人死于高溫中暑。韓國媒體還報道了高溫帶來的各種各樣的“奇怪事”:江陵市一民衆放在陽臺上的鶏蛋孵化出了小鶏,孵蛋的不是鶏媽媽,而是酷暑高溫;在釜山一戶人家,放在窗邊的白色椅子坐墊在陽光下燃燒,冒起黑烟;光州一警察所玄關屋檐的鋼化玻璃因高溫爆裂,導致警員受傷……

對許多日本人來說,今年夏天真是不好過。前一陣子日本西部地區的暴雨洪灾導致224人死亡,這段時間因爲酷暑而死亡的人數又不斷攀升。據日本NHK電視臺3日報道,日本消防廳總部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日本共計125人因爲中暑而死亡,其中僅東京23個區7月份就有96人中暑死亡。因爲中暑被送往醫院救治的人數累計達5.75萬人。

8月3日,日本中部名古屋市氣溫達到40.3度,創下該市觀測史上最高溫紀錄。上月23日,埼玉縣熊谷市氣溫一度達到41.1度,創下日本氣象觀測史上最高溫度紀錄。高溫導致蔬菜價格上漲,日本家庭最常吃的捲心菜價格上漲了一倍,許多人在家發豆芽菜,代替捲心菜。每年夏季,日本各地喜歡舉辦花火大會(烟花表演),今年許多地方的表演因高溫陸續取消。

歐洲的“危險夏天”

歐洲的熱浪更不含糊,多地氣溫超過40攝氏度。英國廣播公司3日報道稱,天氣預報顯示,隨著從非洲向北吹來的熱氣團聚集,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地未來幾天的氣溫可能打破歷史最高紀錄。目前歐洲的最高溫紀錄是1977年7月希臘雅典錄得的48攝氏度,西班牙和葡萄牙國內的最高紀錄均在47度以上。意大利也對中部和北部發布高溫紅色警報,羅馬、佛羅倫薩和威尼斯等旅游熱點均在其中。法國同樣熱浪滾滾,2日法國96個本土省中的66個處于高溫橙色警戒狀態。

歐洲大部分地區緯度較高,氣溫溫和,但今年的高溫却延伸到了北極圈內。挪威班納克、芬蘭的索丹屈萊均出現了創紀錄的32攝氏度高溫天氣。《華盛頓郵報》稱,索丹屈萊位于北極圈以北95公里,以冬季的摩托雪橇項目和盛産馴鹿聞名,“這真是一個炎熱、奇怪、危險的夏天”。

歐洲媒體近日紛紛報道了一件事:受持續熱浪導致冰川消融影響,位于北極圈以北約166公里的瑞典最高山凱布訥山正明顯“縮水”,7月份變矮了大約4米,從海拔約2101米下降到2097米,這樣下去瑞典最高峰的頭銜可能易主。

而且除了熱浪,歐洲多地還遭遇乾旱和森林大火。希臘各地大火肆虐已造成超過90人死亡。北歐的瑞典也發生數十起森林火灾,有的甚至發生在北極圈內。英國往年夏季時間很短,而且普遍都是在20度左右,絕大部分家庭都沒有空調。而今年高溫天氣的出現,讓英國的電風扇早已脫銷。熱浪帶來的乾旱天氣更是讓戶外景觀從鬱鬱葱葱變成了乾燥的黃褐色。

在德國,極端高溫天氣造成各地水位普降,一些原本淹沒水中的二戰時期遺留武器也紛紛露出水面。“德國之聲”3日稱,德國東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境內的易北河裏已經發現了22枚手榴彈、地雷或其他爆炸物。警方提醒人們不要觸碰這些爆炸物。歐洲太空總署近日公布的衛星照片顯示,由于高溫乾旱,德國柏林一帶從原本綠油油的狀態變成一片黃棕色。德國人往年都不用空調和電扇,但今年,各地民衆瘋搶空調和電扇,導致空調電扇持續脫銷,供不應求。

全球變暖讓天氣更極端

除了東亞和西歐,美國加州等地、俄羅斯中部和東部多地、格魯吉亞第比利斯等許多地區都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7月,可以說高溫熱浪“燒烤”整個北半球。背後的原因是什麽呢?除了大氣環流等複雜的氣象因素,輿論普遍的看法是,全球氣候變暖是極端高溫天氣事件頻發的大背景。

《華盛頓郵報》2日稱,總的來說,隨著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濃度持續增加,全球變暖,這些异常的“熱里程碑”都在意料當中。科學家預測天氣會越來越熱,而今日的記錄有一天會成爲常態。不僅僅是炎熱,全球變暖還容易導致多種極端天氣——暴雨和飓風更猛烈,乾旱時間更長。

中國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的研究也表明,1951年以來我國平均溫度和極端溫度都呈顯著升高的趨勢,極端高溫呈現出强度更强、出現更加頻繁、持續時間更長的特點。未來我國夏季極端高溫事件的出現概率會大大增加。

高溫肆虐,减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全球氣候治理的呼聲更加强烈。還有媒體呼籲,退出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應該正視問題,爲全球“降溫”負起責任。英國《衛報》稱,今年夏天的極端熱浪天氣終于刺破了氣候變化懷疑論泡沫,至少在英國是這樣。雖然想要刺穿美國的懷疑論泡沫可能還需要更多時日,但這是一個開始,因爲我們現在經歷的是氣候變化威脅從預測到實際感知的歷史性轉變。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推薦閱讀

  • 春運氣象保障服務工作全面啟動

    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份《春運氣象服務專報》,2020年全國春運氣象保障服務工作正式啟動

    亚洲文旅网 2020-01-08

  • 颱風“瑪莉亞”登陸福建 浙江沿海局地現17級大風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今年第8號颱風“瑪莉亞”(强颱風級)的中心已于11日9時10分在福建連江黃岐半島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60百帕。受該强颱風影響,浙江東南沿海和浙南地區或現大到暴雨天氣,局地出現17級大風。

    亞洲文旅網 2018-07-11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