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謝松雲在德國Charite醫學院共同指導實驗受訪者供圖
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應用,正是基於這樣一種理念,從介入腦控研究的第一天起,謝松雲的終極目標就是讓這一技術早日進入尋常百姓家,為大眾生活而服務。而以目前的研究進程來看,這一目標的實現似乎並不是很遙遠。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謝松雲表示,腦控技術應用前景廣闊,未來可廣泛用於健康醫療、養老產業、無人駕駛、工業控制、教育娛樂等領域。目前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腦控技術可以在輔助殘障人士、老年人的生活方面大顯身手,腦控輪椅、腦控殘疾人智能手臂,不僅可以幫助老年和殘障人士實現生活自理,同時也減少了家庭的負擔。之前也有類似的助殘設備,比如霍金輪椅,起初是計劃採用腦控的,但由於難度太大,改為通過檢測面部肌肉和眼動來控制,且這樣一個輪椅價格高達數百萬美元,很難廣泛應用。
採非侵入式腦控技術
還有一種「侵入式」的腦電波設備,必須要在使用者頭部開刀,然後將檢測腦電的電極植入大腦,這種方式,不僅會對人體造成創傷,而且容易感染,不方便長期使用,也很難推廣使用。謝松雲指出,他們的腦控技術採用的是「非侵入式」,就是用電極製成「腦電帽」,使用的時候戴在頭上,不用的時候取下來,既方便又安全。
此外,腦控技術還可應用於當前熱門的無人駕駛汽車領域。據悉,目前大多數無人車都是通過人工智能學習各種路況後來規劃行駛路線的,但現實路況往往更加複雜多變,如果出現一些突發狀況或者知識庫中從未學習過的情景,無人車可能就無法識別。謝松雲告訴記者,如果應用「腦機一體化」技術,人類的大腦可以即時判斷突發狀況,及時給出正確的決策,有效填補完全由機器控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