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消息指,受內地市場業務虧損影響,樂天着手評估樂天百貨在內地市場撤出的可行性 資料圖片
《韓國經濟》29日報道稱,樂天集團在中國內地的銷售額一落千丈,且至今未現任何反彈跡象,繼此前出售超市業務後,樂天或再次出售百貨業務,並計劃在越南、印尼擴大超市及百貨店業務,藉此彌補損失。如樂天集團最終出售其中國百貨業務,這將意味着該公司撤出中國零售市場。第一財經亦刊文指出,樂天集團旗下「LOTTE DEPARTMENT STORE(樂天百貨)」正計劃出售其在中國內地的門店。報道援引消息人士指,受內地市場業務虧損影響,樂天着手評估樂天百貨在內地市場撤出的可行性。/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報道
澎湃新聞報道指,針對有關樂天百貨將撤出中國內地市場的消息,樂天中國公關負責人回應稱,在中國的零售市場因為網購等新業態的衝擊,市場競爭激烈,公司在「商討相應的對策」,但「目前還沒有確認任何具體的方案」。
據第一財經報道,在樂天瑪特積極尋求買家將麾下中國市場的門店出售的同時,樂天系也在考慮將中國內地的樂天百貨項目出售。報道中樂天集團公關團隊崔姓女士以「個人名義」承認,樂天百貨在中國市場的運營確實遭遇了一些困難,並表示「為了解決這種狀況,我們內部正在針對包括轉讓部分店舖在內的所有可行的方案進行商討。」
百貨門店布局失利
記者留意到,與樂天瑪特一樣,樂天百貨在2008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並與銀泰百貨(集團)有限公司合資在北京王府井成立北京樂天銀泰百貨;此後,樂天百貨相繼在天津、威海、成都、瀋陽等地設立店舖。其曾多次表態,計劃10年開設20家百貨門店。然而儘管試水時曾雄心萬丈,但隨着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樂天的布局遭遇巨大挑戰。作為高端定位的流通店,許多高端品牌卻拒絕進入樂天百貨,最終樂天百貨關閉了位於北京王府井的店舖。
《第一財經》援引曾在韓國大型企業任職管理層的人士說,水土不服是樂天百貨在中國失意的主因。「店中店模式並不適合中國,過小的面積也不適合如今需要體驗感的市場,所以業績非常不好」。
現時樂天在中國內地共有5家百貨門店,有業者猜測,若確定撤出中國內地市場,樂天方面或最先處理天津的2個百貨門店,及威海的百貨公司。而樂天位於瀋陽、成都的百貨公司,因設在樂天綜合體內,未來或還將運營一段時間。樂天公關團隊崔女士對於上述猜測未予以否認,僅表示:「集團方面不排除任何的可能性」。
九成超市門店已出售
去年2月,韓國國防部稱,樂天集團決定把星州高爾夫球場地皮轉讓給韓國國防部用於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中國外交部隨即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不滿」。此消息傳開後,迅速引發內地民眾種種自發抵制。
韓聯社報道指,樂天超市在內地112家店舖中的96家已經於今年5月出售,僅剩的華中和東北十餘家門店也將零星出售或關門停業。山東零售商利群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月11日曾公告,擬作價人民幣16.65億元收購樂天購物持有100%股權的12家公司。利群股份董事會秘書張兵近日表示,已收購樂天購物在華東的72家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