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文化自信,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爲精神與指導思想。藏民族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藏文書法藝術則是中華藝術殿堂中一朵絢爛的奇葩他指出, 中華文明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
藏民族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藏文書法藝術則是中華藝術殿堂中一朵絢爛的奇葩,越來越爲世人所關注。長達180多米的“弦子”藏文書法長卷—《格達弦子》被評爲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此幅作品及它的創作者就在聖潔美麗的“踢踏之鄉”——甘孜縣,今天就請隨筆者走進甘孜縣,瞭解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故事。
藏文書架一角
一方水土,育一方文化。甘孜——聖潔美麗、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藏文書法長卷——《格達弦子》的作者巴松鄧珠就生活在這裏。他說:“我的家鄉猶如仙境,曾經在我迷離的睡夢裏,巍巍的卓達雪山無聲地嵌入我的靈魂,他交給了我堅韌和執著。悠悠流淌的雅礱江水,滋養了我的生命,賦予我靈性,她教會了我什麽是真,什麽是善,什麽是美。”在這樣美的地方怎能不讓人有創造的靈感呢!
對于藏文書法長卷——《格達弦子》,巴松鄧珠這樣說到:“甘孜的書畫藝術研究是書畫家族中年輕的、尚待不斷發掘、發展和完善的分支,具有濃郁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和潜力巨大的創作提升空間。而“格達弦子”以其優美的歌舞和深刻的內涵,成爲甘孜藏區群衆喜聞樂見的、自娛自樂的文化生活形式。在藏曆新年、迎秋節慶、婚禮儀式和聚會場所,人們都會情不自禁地載歌載舞,跳起弦子。以藏文康體書法的綫條美學藝術來演繹博大精深的“弦子”歌舞藝術,是一次大膽的創作嘗試。所幸,成功的創作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贊揚。幷成功申請爲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把個人批准爲省級藏文書法傳承人,四川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是我之幸。”
巴松鄧珠一直有個夢想,他希望能通過自己小小的力量傳承和弘揚優秀的藏族民間文化,力所能及的爲家鄉及民族文化做點貢獻。經過多年來認真的考慮和專家們的指教,通過自籌資金100余萬元,成功開辦了——康體藝術工作及閱讀室,這裏主要爲康體書畫培訓創作基地,康巴甘孜文化研討場所,康巴書屋既甘孜人談甘孜事與看甘孜書籍的讀書場所。在這裏,被評爲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弦子”藏文書法長卷——《格達弦子》則是鎮“室”之寶。
筆者走進康體藝術工作及閱讀室,淡淡的藏香沁人心脾,濃濃的藏韵讓人魂牽夢繞,一副副精緻的藏文書法整齊地挂在藏紅色的墻上,那些字猶如一個個婀娜的藏族姑娘,獨特的藏式風格更是爲整個閱讀室增添了高貴和素雅。藏香、書法、唐卡、藏文書籍、藏式擺設,這樣別具匠心的裝飾,不僅讓人身心愉悅,更能深深地融入到濃厚的藏文化中。
巴松鄧珠成立了“康體藝術”的文化品牌,創新推進“圖書館+書院”的公共文化服務模式,在全縣各地設立書法大課堂,把傳統文化傳下去,讓國學精粹活起來。
閲讀室
“康體藝術”文化品牌的成立,目的是爲弘揚悠久的康巴藏族民間藝術,展示濃㴟的民風民俗,傳播正能量,豐富群衆健康的文化生活和促進民族地區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爲青年搭建一個良好的交流學習的平臺,爲文化界創造一個研討的場所,爲了更好的傳承和弘揚康巴甘孜濃厚的文化。爲瞭解獨特魅力的康巴人文藝術風景文化,詮釋獨特的康巴藏區文化底蘊。
民族的文化是世界的,優秀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圖文/盧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