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迎大橋融灣區 新界成紐帶

来源:香港文匯報訊    发布时间:2018-07-23

a14a.jpg

鄉議局成員登上港珠澳大橋考察

香港文匯報訊 新界鄉議局兩個月內再度組織粵港澳大灣區考察團,50多名成員包括主席劉業強、副主席林偉強及多名鄉事委員會主席,日前到珠海及澳門考察,包括港珠澳大橋及珠海橫琴新區,並參觀澳門立法會大樓,拜會全國人大常委、澳門立法會主席賀一誠(見另稿)。劉業強強調,香港發展並不能像過去般單打獨鬥,要與內地及澳門優勢互補,達至多贏。他又建議,隨着港珠澳大橋開通,新界扮演香港與內地的紐帶角色越見重要,建議特區政府重新檢視沙頭角、打鼓嶺等現時仍屬於禁區內的地區規劃。

自5月底至6月初考察大灣區的「東線」─廣州、惠州及深圳後,鄉議局再度組織考察團,前往位於珠江西部的珠海及澳門。考察團由劉業強擔任團長,林偉強擔任副團長,並邀請到中聯辦新界工作部部長鍾毅、副部長兼巡視員張肖鷹分別出任榮譽顧問及名譽顧問。

多名鄉紳亦有隨團,包括沙田區議會前主席韋國洪、西貢北鄉事委員會主席李耀斌、沙田鄉事委員會主席莫錦貴、上水鄉事委員會主席侯志強及前立法會議員黃容根。

上大橋「打卡」 為國家驕傲

考察團上周五(20日)登上港珠澳大橋及西人工島,並聽取港珠澳大橋管理局黨委副書記、行政總監韋東慶講解,了解大橋的施工過程及當局為大橋通車的準備情況。

不少鄉紳皆是首次登上大橋,不停拍照「打卡」留念,眾人更在青州航道橋的「中國結」橋塔下合影。考察團之後參觀橫琴展示廳及珠海國際會展中心,晚上與中共珠海市委統戰部部長郭才武及副部長曹風雲等交流。

上周六(21日),考察團轉到澳門,參觀澳門立法會大樓,拜會賀一誠,雙方就大灣區發展、澳門立法會工作、港人關注的澳門議題如土地、房屋、旅遊業及博彩業發展等交流。

劉業強總結行程時表示,鄉紳對即將通車的港珠澳大橋最感興趣,因大橋不單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達55公里,還擁有世界最長、埋入海底最深的沉管隧道,被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除了眼界大開,更對國家取得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感到無比驕傲。

他指出,日後從香港駕車到珠海或澳門,最快只需半小時,而且不需繞道深圳和虎門,有助推動三地的經濟發展,屆時港珠澳會形成「一小時生活圈」,是大灣區發展的重要領域。

港與其他城市可互聯互通

劉業強更提到,發展應規劃先行,而規劃也應考慮多方面,但香港回歸21年以來,一直都是以自己的思維去規劃,而大灣區規劃則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出發,正好為香港與其他鄰近城市優勢互補、互聯互通提供契機。

他說,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又多一個陸路口岸透過新界連接香港與內地,但慨嘆新界發展過往受到忽略,土地規劃過於着重環保等其他因素,拖慢發展,「有很多荒廢魚塘、農地,過往被視為沒有價值,因距離香港市區較遠,但隨着新界成為香港與內地的紐帶,應該要以新思維規劃新界發展。」

劉業強認為,在落馬洲河套區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是良好示範,希望特區政府可以重新檢視沙頭角、打鼓嶺、香園圍等現時仍屬於禁區內的地區規劃,「我不明白為何仍有禁區這個東西。」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